首页双碳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其他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路径分析——以福建龙岩为例
碳达峰碳中和

文档

1647

关注

0

好评

0
PDF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路径分析——以福建龙岩为例

阅读 849 下载 470 大小 695.18K 总页数 6 页 2023-11-06 分享
价格:¥ 1.99
下载文档
/ 6
全屏查看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路径分析——以福建龙岩为例
还有 6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6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2030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金融改革方向[]。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以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高质量融合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将以我国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路径为目标分析其必然趋势、发展现状和挑战建议,并以龙岩市为例分析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实践经验,最终形成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建议。203060060203060双绿色普惠金融概述203060双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是当前地方层面最为关注的两大特色金融主题,也是构建地方多元化◇多层次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绿色金融体系进入深化发展阶段及普惠金融地方实践试点渐入20佳境,关于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服务延伸与融合逐步成为地方政府“十四五”期间关注重点与发力抓手。目前学界普遍认可的“绿色普惠金融”一般指在金融机构商业可持续条件下,为普惠对象提供相关绿色金融服务,促进他们参与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的金融活动,其绝非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统筹协调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为绿色金融寻找创新落脚点、为普惠金融奠定可持续基础,通过两者在发展理念、业务资源、管理方式和科技创新方面相互借鉴融合,达成“让绿色更普惠、让普惠更绿色“的发展成效,最终服务于全社会“碳中和“目标落实。2030色与普惠融合协同是国内政策引导趋势,将为社会实现“1+1>2”的效果,具备融合必然性。2022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融合发展,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普惠金融关注民生、民营小微企业、”三农”和脱贫攻坚等领域的问题,体现了各市场主体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平等共享;绿色金融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经济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的表现。在绿色和普惠○之间构筑桥梁,以绿色普惠金融的概念推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在一定领域、一定层次的融合协同发展,有利于扩大绿色金融发展的广度、提升普惠金融发展的质量。绿色与普惠金融锚定可持续发展目标、诉求与对象交叉,具备融合可行性。碳文库203从发展目标看,普惠金融关注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绿色金融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但两者的共同目标一致,都是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最终落脚于服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服务对象看,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的对象;而绿色金融主要服务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下沉至微观产业将从生态农业、绿色物流等层面与普惠金融有所交叉。此外,普惠金融服务领域大部分市场主体以小微企业、个体户为主,基本覆盖绿色金融主要服务对象。在目标诉求、20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上的交叉为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提供充分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绿色普惠金融现状和挑战3060双(一)绿色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趋势显著。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均得到较好的发展,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支撑,随着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推广范围不断扩大,二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支持绿色高效农业、绿色乡村建设、绿色脱贫和民营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绿色普惠金融案例和产品越来越多,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融合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例如贵州农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发起并研制《绿色普惠信贷分类目录(农业))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列入《2022年绿色金融标准重点推进清单》,为引导绿色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和广大普惠群体提供根本依据;浙江省台州市搭建全国首个普惠绿色金融应用场景“微绿达“并制定发布了全国首个小微企业绿色标准,着力解决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流动性贷款绿色认定难、小微企业绿色评价难、小法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难“等问题。203060203060由于关于绿色普惠金融的探索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任重而道远,绿色普惠金融融合发展仍在标准化体系、政策支持、普惠主体绿色化需求等方面存在缺失,亟需参考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既有金融体系逐步完善丰富形成自身兼具特色性与包容性的内容。当前绿色普惠金融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包括:203一是缺乏统一、完善的标准化体系。统一标准体系包括完善绿色普惠金融的评判标准、市场准入标准、考核标准以及激励奖补标准,以及监管评价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绿色金融术语(试行)》已对绿色普惠金融的概念进行界定,但细化到具体的符合绿色普惠范围的金融活动尚无施行标准,为金融机构实操人员有效识别绿色普惠项目并提供融资支持增加难度。以贷款活动为例,由于绿色贷款和普惠贷款统计方法存在差异,直接取二者交集无法完整反映投向绿色普惠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