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4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建设科技2019年3月上实践应用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总第379期碳金融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唐人虎林立身周洁婷赖寒(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07)[摘要]碳金融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广,随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我国碳金融体系的发展也迈入了新阶段。绿色建筑具有良好的碳减排效果,碳金融将绿色建筑实现的减排量与经济效益有机关联起来,有效支撑了绿色建筑发展,促进节能减排。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已在碳排放权交易、诚排信用开发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未来,碳金融体系将与建筑领域更为紧密的结合,通过碳信贷、碳回购、碳债券、绿色建筑积分等更加多样化的金融工具,进一步支撑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运营,助力建筑行业低碳发展。[关键词]绿色建筑;碳排放;碳市场;碳金融Status and Prospect of Carbon Finance in Green BuildingTang Renhu,Lin Lishen,Zhou Jieting,Lai Han(Sinocarbon Innovation Investment Co.,Ltd,100007,Beijing)Abstract:Carbon finance system is rapidly spreading on a global scale.With the official launch of China's national carbonemission trading system,carbon finance in China also entered a new stage.Green Buildings have shown significant carbon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Carbon finance could link the economic benefits with emission reduction of Green Buildings,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and achieving the target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mitigation.China has made active and beneficial explorations such as emissions trad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roject inapplying carbon finance to construction sector.In the future,carbon financial system will be mor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the construction sector.A variety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such as carbon credit,carbon repurchase,carbon bonds,and GreenBuilding credits will be emerged and applied to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Green Buildings and promote low-carbon develop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Keywords:Green Building,Carbon Emission,Carbon Market,Carbon Finance1碳金融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背景包括两类,基于“总量—配额”原理、面向控排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以下简称“碳交易”),以及基于“基L1碳金融原理与发展现状准线一项目”原理、面向诚排项目的核证诚排量(又碳金融是指以碳排放权为标的物进行交易的金融活称诚排信用)交易。在此基础上可开展碳期货、碳远期动。良好运转的碳金融体系能够促进温室气体诚排,帮等衍生品交易,增强碳资产的流动性,促进碳资产的价助绿色低碳企业获得经济收益、高排放企业节约成本,格发现,同时拓展市场参与方的风险管理手段。此外,同时为参与碳市场的各方主体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市场参与方可通过碳质押、碳回购、碳托管等融资方式,碳金融包括现货交易和衍生品交易。其中现货交易拓展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建立以降低温室气体排D01:10.16116.cnki.jskj.2019.05.010(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2019No.05唐人虎等:碳金融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实践应用放、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的碳基金,整合多碳金融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广。截至2019年元化资金渠道,发现并鼓励各领域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初,全球已经有5个国家及15个地区实施或计划实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碳交易体系。我国自2013年起,陆续启动深圳、上海、碳金融体系的交易主体主要包括控排企业、减排信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和福建八个区域碳市用开发企业、投资机构、个人等,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负场,目前各区域碳市场均稳定运行,我国已成为规模仅责组织、管理、监督,交易所、第三方核查机构等为交次于欧盟的全球第二大碳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易体系提供平台或相关服务。自2014年开始筹备,2017年底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图1为碳金融体系运行框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全国碳市场将按照基础建设期(2018年)、模拟运行期(2019年)和深化完善期(2019年后)三个阶段稳步推进,根据“成熟一个行业纳人一个行业”的原则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并不断丰富交易品种与方式,积极探索创新各类碳金融个人害产品与服务。12碳金融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建筑排放占到城市排放的三分之一图1碳金融体系运行框架左右,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不可Fig.I Operation framework of carbon finance system或缺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快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的建立增长。据测算,2016年中国建筑运行所产生的碳排放是碳金融体系运转的核心基础,与传统的实物商品市场达20.3亿吨C○2。从我国碳排放达峰和碳强度下降的不同,碳市场是通过法律界定人为建立起来的政策性市约束目标来看,未来建筑排放不能再大幅增长,建筑领场。碳市场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排放者设域节能减排面临着较大挑战。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限,以确立温室气体排放权的稀缺性:排放总量分解为排放配额,依据一定原则和方式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的建筑分配给排放者:排放配额代表了温室气体排放的权利,可以在包括排放者在内的各种市场主体之间进行交易,物。绿色建筑的建设较普通建筑需要一定的额外投资,但却是明智的选择,因为无论对国民经济还是家庭来说,排放者的排放量不能超过其持有的配额数量。碳金融的出现既鼓励了诚排水平在行业中领先的绿色低碳企业的它都可以节省大量能源消耗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发展,允许其出售因减排产生的盈余配额获得经济收益:使用已批准采用的碳减排方法学,对建筑的基准线排放量和实际排放量进行比较,可以测算出绿色建筑的碳减同时准许高排放企业根据自身减排成本在自主减排和买排效果。根据《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碳减排方法学》人配额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更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式完成减排要求,从而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全社会的减排。测算,仅北方供暖围护结构改造一项,中国有超过35亿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需要改造,改造后至少可以节图2为碳市场运行基本原理。能40%,约合每年2850亿千瓦时或3500万吨标煤,相当于1亿吨C0,排放。碳排放配额目前,部分绿色建筑能够获得一定补贴以及其他渠道的融资,但这些资金与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效果并不直接相关。运用包含碳金融在内的各项市场手段,能够实现对碳排放的定价,将绿色建筑的减排效果进超额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行量化,并将诚排量纳入碳市场进行交易,可以将经图2碳市场运行基本原理济收益与绿色建筑实现的减排量有机关联起来,并为Fig.2 Basic operation principles of carbon market绿色建筑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有助于促进建筑节(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