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政策技术碳达峰碳中和地方政策关于山东纺织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_郭先登
绿碳知识人

文档

2355

关注

0

好评

0
PDF

关于山东纺织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_郭先登

阅读 606 下载 377 大小 469.27K 总页数 8 页 2024-03-14 分享
价格:¥ 5.00
下载文档
/ 8
全屏查看
关于山东纺织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_郭先登
还有 8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8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2012年第2期(总第180期山东纺织经济研究探讨关于山东纺织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郭先登(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山东青岛26607)摘要:世界与中国已经进入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是能源与环保,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和现代城市、现代企业的共同选择。山东纺织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力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需要以企业为主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低碳产业体系:需要从根本上实现消賣方式转型。关键词:山东纺织:低碳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426.81:F124.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5i.issn.1673-0968.2012.02.001从2009年11月18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该年度APEC会议上坚定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同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中国江西省南昌市发表《南年中国政府发布了首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昌宣言》,到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2009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培育以的、被称之为“软协议”的《哥本哈根协议》,再到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低碳经济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现的世界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南昌宣言》诞生地的中国江西省是低碳城市的成功范例。如何发展低碳产业,如何建国家首批进行试点示范工作的区域,从20世纪80立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如何建设低碳城市,成为世年代开始,江西省实施“山江湖”工程,到“要金山银界级的非常引人注目的热点话题,也成为山东纺织山,更要绿水青山”观念的提出,再到“生态立省、生业必须把握住的发展趋势。因为,在未来的世界经态强省”理念的实施:进入21世纪后将太阳能光伏济竞争中,产业发展低碳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产业、半导体照明(ED)产业等13个环境友好型的定了产业和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重点打造,一直到鄱阳湖生态一、纺织业只有跟紧低碳经济发展的步伐,建设低经济区战略的大力推进,江西在低碳农业、低碳工碳经济,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业、低碳旅游等三大领域,以大手笔、大动作、大投世界与中国己经进入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人入,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融合的科类共同关注的主题是能源与环保:发展以低能耗、学发展之路、绿色崛起之路,站在了全国低碳经济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发展的最前沿。成为世界各国和现代城市、现代企业的共同选择。《南昌宣言》明确提出,要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发低碳经济是在较高文明发展水平前提下,表现出的展低碳与生态经济,提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一种碳生产力水平较高,但人均碳排放水平较低的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核算现代经济形态。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等,力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双管齐界各国与地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领军行业下,实现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同时,要的重要指向之一是,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建立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与低碳发展相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如美国出台财政刺激经济计划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中的60%资金都跟低碳经济有关联,仅新能源产业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目前中国纺织业就公布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研发:欧盟公布在发展低碳经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系统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英国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国家还没有出台评价纺织低公布了《低碳转型发展规划》等。碳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在这种态势下,纺织业只中国是世界最早开始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和建有跟紧低碳经济发展的步伐,通过发展低碳工业、设低碳城市的国家之一,2007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低碳交通、低碳农业、低碳旅游、低碳公务(商务)、收稿日期:2011-11-01作者简介:郭先登,著名经济学家与城市学家,青岛市社会科学院正高二级岗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青岛拔哭人才。5(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研究探讨山东纺织经济2012年第2期(总第180p低碳消费等,才能实现纺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建立起低碳经济生产体系。设成低碳产业。可再生资源主要特点是:它是宝贵的有用资世界城市发展潮流表明,现代化城市的等义词源:由于上游产品的更新和淘汰,它又是不断增长是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城市是文明的最高境的资源:利用再生资源可以减少原生资源的开采,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首要课题是转变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地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再方式,走发展低碳经济之路。低碳经济规划理论揭生资源开采过程中造成污染的废弃物排放,因此它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低碳是对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起到有效作用的资源。据生活方式、低碳运行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解释低测算,每回收利用1万吨再生资源,可节约自然资碳城市一低碳社会一低碳产业及全球气候变化之源4.12万吨,节约1.4万吨标煤,减少6万至10万间的科学问题连接,为国家建立应对和减缓快速产吨垃圾处理量:每利用1万吨废钢铁,可炼钢8500业化过程对全球化影响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提吨,节约铁矿石2万吨,节能0.4万吨标煤,少产生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在“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1.2万吨废渣:每利用1万吨废纸,可生产纸8000未来更长的发展时间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吨,节约木材3万立方米,节能12万吨标煤,节水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应100万立方米,少排放废水90万立方米,节电600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引领世界经济发万千瓦时。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未可再生资源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来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必然选择。纺织业要跟紧低碳蕴藏着无限商机。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回收利经济发展的步伐,实现更高发展目标,必须以新理用再生资源总量为4亿多吨,年平均回收利用量在念为指导加快推进产业清洁生产体系建设,发展以8000万顿,年平均增长率为12%以上,主要可再生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迎接低碳经济资源回收利用总值超过了6500亿元,年平均增长时代的到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海世博率超过了20%。2007年回收利用再生资源1.82亿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启示我们,需要以新吨,其中废钢铁8392万吨,废有色金属999.65万的人地关系理念,通过建设低碳城市和低碳产业,吨,废纸6021万吨,废塑料1488万吨,其他如废橡指导加快推进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是胶、废棉、废麻、废化纤、碎玻璃等1300万吨。纺织用来制造“超人”对抗自然力的,而应该是用来协调业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需要抓紧培育一批人与自然力关系的,科学必须插上伦理的翅膀,才有竞争力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扩大再生资源回收会成为播撒美丽的天使: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未来社利用的产业链条,搞好再生资源的初加工,切实提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它将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综合效益。促使人类重新审视自我,重新评估历史,重新定义三、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幸福,仅仅发展生产与扩充财富并不等于就是对人《南昌宣言》提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低碳和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并不等于就与人类的进步方向生态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发达国家的企业尤其相一致。诚如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第十一届三次会议是跨国公司要联合全球力量,加强节能减排新技术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的研发,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以更灵活形式转让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新技术、新成果,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要加强新技术二、纺织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成为不可遏止的跟进、消化和吸收,让低碳与生态技术更好服务的经济发展大趋势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发达国家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在工业化发展道路上,几乎每个国家都遭遇过司,要积极有序推进低碳和生态产业转移,促进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失衡。目前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山东中国国内可再生能源利用主要集中在水能、太阳纺织业要跟紧低碳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率先转变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领域。按中国工程院课题组经济发展方式,自觉维护产业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的测算,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总量是1.9亿任,全面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水平和力度,实现更高吨标准煤,估计到2020年可达6亿吨标准煤,2050发展目标。年约达到17亿吨标准煤。城市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行清洁生产方式,通过制度中,从工业的视角看,特别要突出发展风能、太阳能和奖罚措施,促使企业成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产业和以垃圾处理为主的生物质能与可再生能源,体。企业要抓住企业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能源结构6(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