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7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建设科技2021年9月下专家论坛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总第438期碳中和之路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陈守恭德国被动房研究所代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中国对世界的承诺,放量增加近二倍。2019年中国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已经开始行动。但对许多人而言,30、60还是两个十27.2%,是第二名美国的1.9倍。在2030年碳达峰之前,分遥远的数字。还要继续增长。气象学家指出,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强度大增的根中国的双碳政策,对于遏制地球升温,挽救气候危本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暖。而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机,维持可持续生存环境,意义极为重大。这不只是一是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工业革命前,地球大气二氧化个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国际承诺,也是对中国自己后碳浓度在280ppm左右。半世纪前,升到了340ppm。代子孙的承诺。而2020年最高已经达到417ppm。人类大量使用化石2可再生能源不足以取代化石能源能源,是碳排放暴增的原因。这一条因果链十分清楚:要過制地球升温,减少温实现碳中和,就是基本放弃化石能源,以可再生能室气体排放,也就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是刻不容缓的源进行取代。但可再生能源仍是稀缺、昂贵、使用受限的。主要的手段。全部取代,几乎绝无可能。以排放最多的电力行业而论,目前72%来自火力发电,18%来自水力发电,核能、1中国承担起减排的世界责任风能、太阳能合计仅为10%。即使我国按计划加速风中国在2005年成为世界碳排放第一大国,且还能与太阳能发电,在2030年前将两者装机容量翻倍,在快速增长。自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二氧化碳年排占比仍然很低(图1)。表1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自主承诺2015年11月30日2020年9月22日联合国大会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的国际发言捕要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讲话气候蝶心峰会讲话A.使二氧化碳排故达到峰值2030年左右达到,并争取尽早实现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B.碳中和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C.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D.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故比2005年下降60%-65%65%E.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20%左右25%F.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m3左右D0:10.16116.cnki.jsk.2021.18.002(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2021No.18陈守恭:碳中和之路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专家论坛220年发电装机容量2亿千瓦2020年发电量74万亿千瓦时的迅速广泛应用,是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必经之路。15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是节能主力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源于德国被动房技术。被动房五个主要措施,现在已经被普遍接受,不必多做阐述(图3)。但如果以为被动房技术尽在于斯,则是误解。凡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以被动方式,减少建筑能耗的手段,都是被动房技术所图1202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占比小于装机容量占比欢迎、提倡、探索的。例如体型比、朝向、固定遮阳、3节能才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手段活动外遮阳、冷色(反射)涂料、冷辐射材料、地道送风等等。原则上,被动房要求每个人员使用房间都必碳中和的实现,依赖的是75%的能效提高(节能),须有窗,以保证在适宜条件下可实现开窗通风。技术进25%的可再生能源替代。这是德国对碳中和途径的预测。步无止境,被动节能技术期待更高效益的材料、产品、维持现有服务水平不坠,达成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是方法的出现。可能的。诚如德国默克尔总理所言:“最好的电,是没就以这五个主要措施而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良有使用的那度电”(图2)。好的设计,就是在多种可能相互冲突的条件下寻求最优解。被动式技术是建筑节能的不可或缺的基础,但不是唯一的、排他的措施。K图2德国实现碳中和的实践与预测途径(费斯特教授)4建筑是排放大户,也是节能黑马诚少碳排放,自然要从主要排放来源下手。世界主要工业国家,能源消耗的占比大约是工业生产、交通、图3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五项主要措施建筑各占三分之一。目前我国建筑运营期间的能耗占社(图片来源:德国被动房研究所)会终端能耗的21%。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此比例还将继6被动式建筑是近零能耗、超低能耗建筑的基续上升。如果计算建筑全生命周期,即包括建材生产础及建造过程的能耗,按统计方法的不同,总计高达全部能耗的38%一52%。无论采用哪一种数据,建筑节能自2019年9月1日我国推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诚排无疑是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探讨建筑运营期间的节标准”,以及该标准中定义为“初级表现形式”的“超能途径。低能耗建筑标准”以来,“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在2015年就已提出。2016的提法似相对被忽视。其实,在近零能耗标准的“基本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规定”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建筑设计应根据气候特征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中,针对“(三)提高城市及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设计降低建筑冷热需求和提升建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被动主动式能源系统的能效达到超低能耗。在此基础上,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指示。其依据是始于2010年,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于建筑消耗能源进行平衡和替代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与德国能源署合作下开展的对被动近零能耗。有条件时,宜实现零能耗。”式低能耗建筑的探索,取得的良好成果。这一技术路线标准中的“建筑本体性能指标”,建立在被动式技(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