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33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中泰证券ZHONGTAI SECURITIES氢能及燃料电池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2022年2月10日评级:增持重点公司基本状况股价EPSPE简称PB评级执业证书铺号:S0740518070011(元)201920202021E2022E201920202021E2022E美锦能源14.220.220.160.570.6664.688.924.921.55.12买入电话:Email:chenchen@r.qlzq.com.cn备注股价为2月10日收盘价报告摘要■重能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氢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二次能源,来源丰富,质量能量密度高,热值达到143MJkg,使用过程环境友好,无碳排放,被标榜为21世纪的理想能源,被多个国家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也将成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能源体系占比中将提升至10%,基本状况产业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以上,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国内制氢拥有产业基础,政策支上市公司数62行业总市值(百万元)持不断,从中央到地方的发展规划及补贴政策陆续出台,五个示范城市群获批落地,行1,219,763行业流通市值(百万元)1.087,716业或将进入发展快车道,制鱼:可再生能源制氨将是未来发展主流。按照制取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氢气被分为行业-市场走势对比灰氢、蓝氢和绿氢,当前国内制氢规模有限,灰氢占比高,加装CCS技术后,碳排放0.可减少90%以上,但关键技术有待突破,而绿氢技术也有待发展。化石燃料制重主要包括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制氢技术成熟,制氢成本低,但碳排放较高,结合CCS技术后成本明显增加,煤制氨成本上升至12-24元/千克,工业副产氧主要有焦炉煤气、氯碱化工、轻烃利用、合成氨合成甲醇等工业的副产氢气,其中焦炉煤气制氢成本最低,综合成本为9.1314.63元/千克。电解水制重主要包括碱性电解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水,碱性电解水目前更具经济性(电价0.3元/千瓦时对应制氢成本约为21.6元/千克),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将是未来主流方向,总体效率更高,动态响应速度更快,可与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结合,但由于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技术国内有待突破,相关报告成本依然较高(电价0.3元/千瓦时对应制氢成本约为31.7元/千克),储运加:重气储运难度大,是制约重能应用的关使环节。储存方面,由于氢气密度小,易泄露,还存在氢脆和氢腐蚀的问题,对储存客器要求极高,储运难度较大,目前主流的储氢技术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化储氢等。高压气态储氢是最常见的方式,主要使用高压压编的方式将氢气储存在各种型号的储氢瓶中,但储氢密度低,未来仍需要向轻量化、高压化、低成本、质量稳定等方向发展,低温液化储氢需要将氢气液化后存放在绝热客器中,储氢密度高,但液化能耗高,应用范国较小。运输方面,国内普遍采用高压气态长管拖车进行运输,其压缩能耗低,但运输密度小,在一定范国内具有经济性;氢气管网输氢运输范国大,输氢成本随运能的提升而降低,但是初始建设投资成本高。加氢站方面,国内加氢站建设与开发起步相对较晚,技术相对不够完善,核心设备仍然依赖进口,造成加氢站建设成本较高,氢能及燃料电池在中央和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之下,国内加氢站建设需求量激增,其建设进程随着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央企的入局持相关标的:重能的生产供应主要莎及的环节包括生产、储存和加注及加重站。氧气生产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中泰证券ZHONGTAI SECURITIES行业深度报告环节,当前参与者主要为焦炭、化工企业以及石化巨头,绿氢规模较小,建议关注美锦能源、鸿达兴业、华昌化工、金能科技、中国旭阳集团、东华能源、卫星化学、滨化股份、和远气体等具有副产氢能力的公司;宝丰能源、中国石化等率先布局绿氢业务的公司;以及东岳集团等具备电解水制氢相关设备布局的公司。加重站运营环节,各类主体均有一定参与,建议关注当前建设规模较大以及未来规划建设规模大的公司,如美锦能源、雪人股份、雄韬股份、鸿达兴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加重设备环节,国内技术储备相对不足,建议关注具有技术储备或国产替代能力的标的,如厚普股份、雪人股份、富瑞特装、深冷股份等。储直环节,国内以高压储氢瓶为主,技术仍在追赶国外,建议关注京城股份、亚普股份、中集安瑞科、中材科技、杭氧股份、开尔新材等。风险提示:(1)技术突破速度不及预期风险。(2)政策补贴力度下降风险。(3)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