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8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2021年第10期规划与设计双碳日标下绿色建筑减碳路径研究(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00:2.清华大学,北京100000;3.河北省城市更新促进中心,石家庄050000)摘要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建筑领域作为碳中和重要阵地,倍受各方关注。其中,绿色建筑较于传统建筑本身具有绿色节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建筑减碳策略的相关研究,在国家标准《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标准》的基础上,选取相应工程实例对比同规格传统工艺建筑,最终获得绿色建筑运维期间减碳路径。研究结果可为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提供基础数据,并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为今后的政策制定及策略实施提供参考。关键词建筑领域:碳排放计算:碳达峰与碳中和Abstract:September 2019,General Secretary Xi proposed that China would realize carbon neutrality by 2060.Asan important link,the building industry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scienty.Among them,GreenBuildings have green and energy-saving effect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ones.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relevantresearch on building carbon reduction strategies at home and abroad,corresponding engineering examples wereselected to compare with traditional buildings of the same specific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Building Carbon Emission Calculation",in the end,the carbon reduction path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of green buildings was obtained.The research results could provide basic data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reduction in the building industry and propos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uildingindustry,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policy formulation and strategy implementation.Keywords:building industry,carbon emission Calculation,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一、研究背景的碳排放占比分别是7.5%和6.1%,如图1所示,制造业和建筑业相对占比较高。因此,通过控制在碳排放的相关研究中,全球建筑领域碳排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用放合计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8%左右,对于我国能效率,实现国家层面降低碳排放的总目标具有而言,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运行阶段碳排放量占我举足轻重的意义。国碳排放总量的23%左右(2017年统计数据),1,国外研究现状而建材生产的排放被归结为工业领域碳排放,占国外对于建筑领域碳排放的相关研究可以追我国碳排放总量的28.3%。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溯到1998年的LMDI因素分解法的发明,该方法温室气体排放占9.7%,此外交通运输和农业部门主要用于分类处理数据集中值为零的情况,之后被广泛应用于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权重研究之中。B.W.ANG等人利用LMDI法对新加坡、中国和韩国的基础能源数据进行了研究。在每种情况下,用废弃物处理,1.60%四种方法对不同的能源或环境指标的变化进行分农业6.10%发电和供热行业,41.60%解,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获取了相对明确对比结论。自此开启了分解法处理能源与环境相关项目的分析。2005年Riccardo Battisti回等人发现采用太阳能系统等清洁能源可以有效控制建筑运行阶段造业和建筑业2320%碳排放,但考虑其生产过程仍无法避免碳排放的情图1中国各行业碳排放(2017)况,他们对光伏应用的项目进行了评估,并且得出,建筑使用光伏的环境回报时间比起预期寿命要短得数据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WRI)(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A规划与设计2021年第10期国外国内《1S014040环境管理-全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GB/T24040-1999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1S014041环境管理-全生命周期评价-目标与《GB/T24041-200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目标与范围的确定和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清单分析原则》《GB/T24042-2002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影响评价》《1S014042环境管理-全生命周期评价-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GB/T24043-2002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解释》《GB/T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表1国内国外主要评价标准汇总多,因此可以采取光伏混合的系统进一步降低环境周期评估是一种评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即从原材回报时间。料获取、生产和使用阶段到废物管理阶段)所使用建筑全生命周期(LCA)的定义,2009年由的环境影响和资源的工具。文中强调了一些问题,Finnveden G剀等人进行深入的概念化的解释:生命比如计算范围和系统边界的划分,并且提出不同建序年代号(年)主要研究内容建筑碳排放量化2009李云舟问等对于城市内绿色建筑住宅小区的成本增量进行了计算,证明了通过增加前期投入提高建筑能效可以有效实现初期成本快速回收。22011张陶新)等人通过建立中国城市建筑碳排放的数学模型将建筑全生命周期分为材料、建造、使用、拆除、处置、回收等六个阶段,并分别进行碳排放计算,并把碳排放分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2012袁蒂刚通过对保定地区交通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运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需求量进行了进一步预测,运用LDMⅫ模型对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碳排放追踪方法。韦慈兰?等以社区管理理论为基础对农村碳排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农村社区是一种实现生2013态资源管理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其得以顺利运行的关键在于基于合作、本土经验和可扩展边界的社区管理模式,并通过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碳排放计算,以解决农村碳排放上涨的负外部性因素。建筑碳排放追踪曾杰四等对建筑材料中的卫生陶瓷碳足迹进行追踪从原材料开采、原料运输、生产、产品运输等四2014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清单分析,并得出卫生陶瓷碳排放中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比率最高,其具有的优化空间也更大。2014王侃宏四等对北方供暖地区既有建筑政造项目碳排放足迹追踪计算进行了量化研究,表明碳排放追踪计算中需要对计算边界进行进一步明确,形成基准线和计算系数的统一,不同的计算方法其结果千差万别。建筑碳排放模型探索李静四等在对建筑工程碳排放核算过程中得出,工房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运行阶段,占总2015排放量的91.47%,其次是建材生产以运输阶段,占总排放量的7.83%,因此建筑物的运行阶段碳排放是建筑全生命周期建筑碳排放的重点研究角度,也是降低建筑领域碳排放重点处理对象。气候、环境等存在差异对碳排放核算的影响尚春静鬥等对海南省建筑业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分析以及预测,结合海南省植被覆盖高,具备发展低2016碳经济天然优势的特点,建议政府提出建筑也政策引导,提出明确建筑领域碳排放责任加强碳足迹监督,建立科学合理评估机制:统筹建筑业关联工业领域低碳化发展,落实绿色施工:重视植物在固碳工作中的重要性,在保持现有植被覆盖的同时尽可能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碳固化量。刘晴川)等在对重庆市二氧化碳排放峰值预测中根据重庆气候特点采用了PCC方法1对重庆市1997-2012年碳排放进行核算,同时使用LMDI因素分解法将影响碳排放因素分解为:人口、人均92017GD、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碳排放系数,最后得出重庆全领域碳排放峰值在基准模式下,预计在2035年达峰,且提高能源能效以及清洁能源比例可以有效地缩短重庆市碳排放达峰时间,为之后碳中和争取宝贵空间。102021张赫凹等通过对不同规模城市碳排放进行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是影响城市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城市的空间形态对整体碳排放其负向作用。表2国内现有碳排放研究(C)1994-202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