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7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序Foreword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日趋完善,我国传统智能建筑也正面临自我进化和深度融合,崭新的智慧建筑时代已和A!不期而遇。建筑已经演变成一个具有自我适应、自我感知的“生命体”。作为未来智慧城市和智慧中国的重要元素,智慧建筑是智能建筑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19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修订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0年1月1日已开始施行。新版指导目录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其中智能建筑、BM、CM、智慧城市等技术、领域被纳人“鼓励类”产业。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中,将统筹开展七个重点领域的创建行动,智慧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是践行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自1984年成立至今,不断发展壮大。36年来,在全体理事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围绕建筑电气技术。探讨专业科技发展方向,为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务实有效地全力打造全国建筑电气技术交流平台作了大量的工作,对促进建筑电气的科技进步和行业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挂靠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理事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计划在南吕市举办“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2020年学术年会”。为活跃行业学术思想、传播电气专业技术、倡导行业学习钻研热情,以及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建筑电气分会向全国广大电气设计人员广泛征集59篇电气技术论文,并经专家评审遴选出20篇以“2020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智慧建筑专刊”的形式发表在《建筑电气》杂志2020年第5期。这些论文作者为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工程设计人员及建筑电气制造企业技术工程师,论文内容涵盖智慧建筑、供配电、绿色能源、智能电网、物联网、电气照明、电能质量、电气节能、消防安全、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等多个技术领域。文章从技术理论的探讨,到实践成果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建筑电气设计领域的技术水平和成果,对电气工程设计人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并对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在本次论文汇集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各位理事、各省市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ABB(中国)有限公司、《建筑电气》杂志社的鼎力协助.在此表示忠心感谢!相信“2020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智慧建筑专刊”的出版将有利于推动智慧、绿色理念及相应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以及新技术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和新技术产品企业的不断成长。让我们共筑智慧建筑新生态,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为建筑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添砖加瓦!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沈育祥2020年4月20日从“智能”建筑到“智慧”建筑的技术革新沈育祥蔡增谊郭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200002)Technical Innovation from“Intelligent'”Building to“Artificial Intelligence”BuildingSHEN Yuxiang CAI Zengyi GUO An(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Shanghai 200002,China)Abstract:The current pain points in intelligentconstruction concepts,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buildings are expoundedare pointed out against the backgrounds that the bigfrom different views,and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data,Intemet of Things,5G,AI and otherupgrade the current intelligent buildingtechnologies are gradually implemented.作者信息沈育祥,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电气总工程师。蔡增谊,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郭安,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3(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se"M.4BUILDING2020年第5期ELECTRICITYKey word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uilding《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综合规范,加之各系统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5G Intemet of规范,如GB/T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Things smart platform layer;network transmission计规范》、GB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layer perceived execution layer准》、GB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摘要:多角度阐述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建设规范》、GB50198-201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的痛点,指出在大数据、物联网、5G、AI等技术逐程技术规范》、GB50396-2007《出人口控制系统工步落地的当下,对现行建筑智能化建设理念、标准、程设计规范》、GA/T644-2006《电子巡查系统技规范进行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术要求》、GB50464-2008《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关键词:智慧建筑:大数据:人工智能:5G:规范》、GB/T50200-2018《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物联网;智慧平台层;网络传输层;感知执行层计标准》、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中图分类号:TU855文献标识码:A规范》、GB/T51292-2018《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doi:10.3969/i.issn.1003-8493.2020.05.001统工程技术标准》、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1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概述技术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73-2019《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建筑智能化从自动化及通信技术在建筑当中的应准》等等。用开始。伴随着技术的推陈出新,已有几十年的2.2规范执行情况历史。目前从设计、审图,到施工、验收,普遍较好地回顾技术发展对建筑智能化的推动,几乎每十年遵循了现有规范,并同时遵循地方、行业的相应标便会由技术发展推动一次智能建筑的大跨越。智能建准、规定。良好的规范体系在智能建筑前四个版本时筑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代发挥了重要的引领、规范作用,为智能建筑工程建a.1980年代,以自动化及通信技术在建筑中规设提供了质量保障。模化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建筑1.0版本。b.1990年代,以网络技术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3智能建筑的痛点为代表的智能建筑2.0版本。按GB50314-2015定义,智能化系统分为信息c.2000年代,信息化及大数据技术推动智能建化应用、智能化集成、信息设施、建筑设备管理、公筑跨入3.0时代。共安全、机房工程等六大类系统,每个系统大类含有d.2010年代,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算法加持智能众多子系统,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子系统的数量还建筑走向4.0版本。在不断增加,大部分系统的结构都分为三个核心部e.2020年及以后,5G、WFi6、万物互联、大分,即“现场层一传输层-管控层”,我们逐一来看数据、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应用越发成熟,各层的技术现状:“AI+”的趋势已经形成,量变积累成质变。智能建a.现场层。从一般智能化系统结构来看,现场筑5.0将华丽蜕变为智慧建筑1.0。层末端设备包括接口、感知类设备和执行类设备,末2智能化设计规范现状端设备的选用完全由不同的功能需求决定,将同类功能合并的技术措施在各种规范标准中作为官方推介,2.1现行规范故而已经深人人心、被普遍采用,例如消防广播与公目前国内智能化设计主要以GB50314-2015共广播合用、利用读卡器实现巡更、一卡通、利用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为基础标准,铺以JG】16-2008频监控实现人数统计等,因此现场层的集约化建设已May2020.39N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