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政策技术碳达峰碳中和地方政策【政策】杭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admin

文档

5314

关注

0

好评

0
PDF

【政策】杭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阅读 581 下载 296 大小 275.17K 总页数 16 页 2023-11-01 分享
价格:¥ 1.99
下载文档
/ 16
全屏查看
【政策】杭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还有 16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6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203060双碳文库203060203060杭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203060双碳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浙江省关于碳达峰碳中和203060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工业体系,切实做好我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根据国家《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完060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杭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203060双(一)指导思想20306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203060双碳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契合全市碳达峰及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203060重点行业,推进控准入、优结构、提能效遏两高等重点工作,着力实现工业领域高质量达峰,为全市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为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书写绿色篇章。(二)工作原则优化结构,减量增效。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深入实施产业203060双碳文库“链长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双碳文库3060双碳2030602030203060双碳0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管理水平。重点突破,全面落实。聚焦建材、化工和纺织化纤业等重点行业及重大产业平台,分类精准施策,推动重点行业、重点平台203060双分阶段有序达峰,带动工业整体达峰。了。科技引领,数字赋能。充分发挥我市数字技术优势,推动脱3060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进双碳相关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实施工业领域数字化改革,探索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节能降耗减碳的新路径。203060统筹协调,有序推进。注重减碳与发展协同,将工业绿色碳转型作为我市工业碳减排首选路径,努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建立健全市与区,县(市)协同060双碳机制,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二、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工业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一、规模,先进脱碳技术得到试点应用,工业碳达峰基础得到夯实到202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8%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0%以上,市级及以上绿色低碳工业园区达到10个、市级及以上绿色低碳工厂达到400家。203060“十五五”期间,基本建立绿色低碳的工业产业体系,工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脱碳和负碳技术得到推广应成文库060双碳库203060203060努力实现达峰削峰,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203060双碳前达峰。库主要任务(一)推进工业结构低碳高效转型1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加快0607业生态圈,着力打造视觉智能、集成电路、药品、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链。推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推广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智慧制造、个性化定制等“互联网+制造”新模式,203060推进全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土地⊙能耗、金融等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斜,推动我市工业结构低碳化。“十四五”期间,力争全市战略060双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规资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区、县(市)政府。列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以203060双下均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不再列出)2.加快提升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机械、化纤、化工、橡胶、3060双碳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纺织化纤、精细化工电气机械、食品饮料等4个千亿级产业发展质效得到全面提升。深化全省“亩均论英雄”改革,探索将碳排放强度指标纳入工业企业亩均综合203060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数据归集共享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在传统造业改造提升领域的应用。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碳文库060双碳库文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