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行业研报双碳行业研报券商研报【证券研报】风光无限好,绿氢布局时---中信证券
双碳资料库

文档

2588

关注

0

好评

0
PDF

【证券研报】风光无限好,绿氢布局时---中信证券

阅读 888 下载 117 大小 1.83M 总页数 33 页 2024-01-19 分享
价格:¥ 4.99
下载文档
/ 33
全屏查看
【证券研报】风光无限好,绿氢布局时---中信证券
还有 33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33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中信证券风光无限好,绿氢布局时CITIC SECURITIES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绿氢专题报告2023.3.28中信证券研究部核心观点在全球双碳转型和欧美碳关税贸易保护政策的坚动下,各行业减碳节责加快,叠加新能源消纳储能需求,绿氢产业高速成长周期应势开启,全产业链进入景气区间。在此背景下,我们判断新能源发电领域具有绿氢业务协同和先发布局优势的行业龙头公司,以及凭借技术创新抢占市场的新兴势力有望率先受益。重点推荐隆基绿能和双良节能,建议关注阳光电源、三一重能、异辉科技。同时在关健材料和零部件国产化环节持续突破,解决行业发展痛点的公司也有望电力设备与新能源享受绿氢产业红利,建议关注京城股份、科成尔等。行业首席分析师S1010521010007」绿氢应势而起,需求驱动开启增长周期。绿氢利用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通过电解水技术制氢,绿氢具有清洁环保、灵活高效以及应用场景丰富等优点,将是未来氢能主体。在双碳转型的长期驱动和欧美碳关税的中短期驱动下,我国各行业包括工业、交通、建筑、电力脱碳势在必行,而绿氢具备“零碳排”的优势,可作为工业原料和燃料应用于各场景,需求空间极大。我们预计2025/2030年全球氢气需求量1.1/1.8亿吨,全球绿氢需求空间为245/6120万吨,2021-2025年全球绿氢需求量和渗透率年均复合增速(CAGR)分别为89.5%77.8%,氢能行业首席分析2021-2030年全球绿氢需求量和渗透率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90.0%/76.9%。此师外叠加新能源装机加速,零边际成本的新能源电力的消纳和储能需求进一步驱动S1010512080004绿氢的发展,预计全球绿氢产业将开启增长周期。政策支持日趋完善,绿氢项目渐成规模。出于环境保护、能源安全和经济效益三个维度考虑,全球主要经济体大力支持本国绿氢产业发展,纷纷出台国家氢能发展规划和支持补贴政策,其中欧盟2022年5月“REpowerEU”计划明确2030年本土产绿氢1000万吨及进口1000万吨目标;美国IRA法案要求提升绿氢经济性;我国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明确氢能电力设备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定位、量化目标和应用方向等。在政策鼓励和补贴支持下,欧洲能源分析师企业大举布局,规划项目年制氢产能达700万吨,美国能源公司集中在加州及S1010519040001德州规划布局多项绿氢项目,预计20232024年开始建设,计划于2024-2026年逐步投产;我国能源公司也纷纷布局风光一体化绿氢耦合项目。截至2023年2月,我国规划年产绿氢超过2万吨的大规模绿氢示范项目近20个,预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2023-2025年全球绿氢项目密集开建。】技术选代解决痛点,电解制绿氢经济性提升。目前从技术层面划分,电解水制绿氢主要分为碱性电解水制氢(AWE)、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PEM)、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SOEC)。由于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技术处初期阶段,因此目前主流的电解水技术为碱性电解水制氢(AWE)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PEM)。绿氢制备成本下降路径清晰,核心降本方向应在电解槽电堆和系统级别,电堆包括电堆设计、规模尺寸等降本策略,系统包括扩大规模、自动化等方式降本。此外伴随着行业痛点包括设备成本高、核心材料国产化不足、储运技术难在技术迭代过程中逐步克服,电解制氢的经济性有望进一步提升。叠加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下降、综合能效提升的因素,我们测算2030年AWE和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将具备高经济性。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32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绿氢专题报告12023.3.28ㄧ风险因素:产业支持政策落地低于预期;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发电成本下降不及预期: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投资策略:在需求空间释放、政策支持有效落地以及产业链协同降本的基础上,2023年绿氢产业化有望高速开启。伴随新能源装机规模高增和发电成本下降,绿氢招标初具规模以及技术降本不断推进,我们看好绿氢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议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新能源发电领域具有绿氢业务协同和先发布局优势的行业龙头公司,以及凭借技术创新抢占市场的新兴势力有望率先受益。重点推荐隆基绿能和双良节能,关注阳光电源、三一重能、昇辉科技。二、在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国产化环节持续深耕,解决行业发展痛点的公司也有望享受产业红利,关注京城股份、科威尔等。给予绿氢行业“强于大市”评级。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EPSPE收价212E23E24E2122E23E24E评餐隆基绿能601012.SH40.291202.042.573.2634201612买入双良节能600481.SH15.180.170.541.221.698928129买入资料来源:Wnd,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注:股价为2023年3月27日收盘价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