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5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大渡河公司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碳中和影响因素及评估方法研究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40500016,招标人为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构为国家能源集团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国内资格后审公开招标。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2.1项目概况、招标范围及标段(包)划分:大渡河流域面积77400k2,年径流量488亿m3,流域干流全长1062km,干流天然落差4175m,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规划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全流域规划用于水电开发河段总长约732k,占总河长的68.93%,全流域共计规划28个水电开发梯级,利用落差2543m,总装机容量2340万kW,年发电量1123.6亿kWh。目前已建成投产发电14个梯级,在建6个梯级,规划8个梯级。大渡河流域在水电开发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原则,积极践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理念,在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从流域层面就拟定了大渡河流域干流水电开发环境保护措施体系,制定了流域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规划,为进一步加强流域环境管理,为实现流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温室效应起海平面上升、冰川川消失、极端灾害天气频发以及各种生态灾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气温升高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C02、CH4和N2O被公认为是造成气温升高的三种主要温室气体。水电工程除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功能,往往兼具防洪抗汛、水资源供给与调节、航道等级提升等功能,被认为是抑制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工程措施,被各国政府纳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优先清单。但是,水电工程筑坝蓄水将淹没土地,调节河流水文情势与水沙过程,改变其影响区域与大气之间C0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的源汇状态,进而影响全球内陆水体碳氮循环。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水库每年C02、CH4和N20等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分别高达:134.9Tg(C02)、17.7Tg(CH4)、0.094Tg(N2O)。此外,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泥,砂石,钢材等建筑材料,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土石方开挖及转运,会不同程度的排放一定量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等),有统计表明大型水电站建造过程中,累计碳排放可达500-900万tC02q,占其全寿命周期碳排放的20%~40%左右。水电站运行期各发电设备的碳排放量不容忽视。研究结果表明全球现存水电站GHGS排放总量约为0.26PgC02eq.yr-1,约占人为源GHGs总排放的0.7%;全球水电站碳强度约为63.0kgCO2q.MWh-1,显著低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但略高于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此外,水电站正常蓄水后,水库淹没地带的植物及各种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CO2和CH4,尤其是CH4其排放量虽少于C02,但等量排放条件下CH4导致的温室效应是C02的25~36倍。由此可见,水库-电站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环节,加深对各种水库和水电站全生命期的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和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减少水库温室气体排放、构建低碳绿色的水电事业。本项目在大渡河流域碳中和相关工作基础上,重点开展大渡河公司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碳中和影响因素及评估方法研究。通过搭建大渡河流域专属高精度碳监测体系与计量方法;揭示密集型水电开发影响下的碳循环路径及影响机制;形成碳源/汇标准化计量体系,准确核算水库-电站系统全寿命周期实际碳排放与吸收量;提出水库-电站系统碳减排增汇建议策略等工作。相关成果对提高大渡河碳监和核算基础能力,提升公司碳资产管理水平,推动公司碳交易在碳市场建设和发展中的高质量发展,为大渡河流域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提供支持,助推双碳“战略发展。2.2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项目从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碳监测体系、碳排放统计、碳汇量计算、水电工程碳中和统计及评估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主要工作范围包括:(1)基础资料收集及细化实施方案编制收集水电工程建设期、运营期、报废阶段的碳排放和碳汇相关资料,开展现场调查与监测,分析大渡河公司典型水库-电站系统的碳排放和碳吸收统计方法,形成细化的《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碳中和影响因素及评估方法研究细化实施方案》1份。(2)关键技术研究1)水库-电站系统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体系典型温室气体C02、CH4、N20适应性监测装备与技术调研:大渡河水库-电站系统温室气体高释放区域划分:大渡河水库-电站系统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体系搭建。2)全寿命周期的水电工程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统计研究建设阶段的水电工程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计算:运营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及碳排放量计算:报废阶段的水电工程碳排放分析。3)水电工程的碳汇影响因素及碳汇量计算研究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内发电量的统计及其对应减碳量换算:以水电为基础的局部电网对新能源电力消纳容量所对应减碳量;水电工程改变库区周边微气候所对应的区域碳汇量分折与统计:水电工程对库区生态系统影响所对应碳汇量的分析与统计。4)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碳中和途径及评估方法研究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水平及其计算方法:影响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水平的关键因素分析: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的减碳措施研究。4项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完成后,提交《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碳中和影响因素及评估方法研究成果报告》1份。(3)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碳中和管理平台研发根据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碳排、碳汇的关键影响因素及计量方法,研发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碳中和管理平台1套,提供水电工程建设期、运营期、报废期的碳足迹管理,为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碳中和建立分析系统。(4)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碳中和实施导则涵盖水电工程建设阶段、运营阶段、报废阶段的碳排放计量,以及运营阶段冰电库区微生态、微气候变化对应的碳汇计量,以及全寿命周期中水电装机容量所容纳新能源上网电量所对应的碳汇计量。工作完成后提交《水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碳中和实施导则》1份。(5)技术服务建立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水库-电站系统碳计量体系,申报发明专利2项(取得受理通知书):申请并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科技论文2篇(或取得录用通知)。23项目总工期:自合同生效之日起2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