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13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宏观观察中国银行研究院2023年11月6日2023年第47期(总第502期)BANK OF CHINA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主要看点及解读(一):中银研究产品系列《经济金融展望季报》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布局绿色发展与·《中银调研》金融高水平开放*·《宏观观察》·《银行业观察》当前,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发生了●《国际金融评论》重大变化。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下文简称●《国别/地区观察》“会议”)是中央金融委、中央金融工作委组建后召开的首次全国性的金融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为新作者:赵廷辰中国银行研究院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梁斯中国银行研究院既有针对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制度设计,提吴丹中国银行研究院电话:010-66593776出了“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等,又有紧扣当前形势,聚焦“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风险和金融市场签发人:陈卫东波动”等隐患所做的及时政策安排,是未来金融工审稿:周景彤李佩珈联系人:王静刘佩忠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电话:010-66596623本报告从货币、绿色、开放三方面视角,重点解读了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取向、绿色金融发展、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对外公开全辖传阅的相关要求与影响,并就下一步如何落实中央金融内参材料工作会议提出了相关建议。宏观观察2023年第47期(总第502期)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布局绿色发展与金融高水平开放当前,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下文简称“会议”)是中央金融委、中央金融工作委组建后召开的首次全国性的金融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既有针对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制度设计,提出了“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等,又有紧扣当前形势,聚焦“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风险和金融市场波动”等隐患所做的及时政策安排,是未来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报告从货币、绿色、开放三方面视角,重点解读了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取向、绿色金融发展、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相关要求与影响,并就下一步如何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做好“稳总量优结构降成本”三重均衡近年来,受中美经贸摩擦、疫情冲击、全球货币政策转向、乌克兰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临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金融业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从总量看,人民银行运用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等方式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带动资金供给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3年9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372.5万亿元,是2017年末的1.81倍。其中,向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存量为232.78万亿元,是2017年末的1.96倍(图1)。从结构看,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带动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先贷后借等方式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普惠、绿色、科创领域信贷增速连续多年维持在20%以上(图2)。从价格看,多次调降MLF、LPR等,带动信贷利率稳步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利率降至2023年二季度末的4.19%,比2017年末下降了152个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