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培训【深度研究】“碳达峰”目标背景下黑龙江省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对策研究
admin

文档

5413

关注

0

好评

0
PDF

【深度研究】“碳达峰”目标背景下黑龙江省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对策研究

阅读 862 下载 419 大小 772.98K 总页数 13 页 2024-01-06 分享
价格:¥ 4.99
下载文档
/ 13
全屏查看
【深度研究】“碳达峰”目标背景下黑龙江省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对策研究
还有 13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3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碳达峰”目标背景下黑龙江省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对策研究(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满150022)摘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可靠途径,电力清洁绿色转型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光伏发电已成为各国重要能源供给方式。基于黑龙江、山东、北京等30多个省、直辖市近三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并引入交互项构建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研究发现:有效日照小时、平均上网电价、年耗电量是影响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的关键性要素且存在正向效应: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碳排放强度会强化各要素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的影响效果:平均上网电价、年耗电量在有效日照小时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影响过程中发挥了调节效应。研究结论为拓展分布式光伏影响效应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证据。关键词:碳达峰:分布式光伏:回归模型:Stta分析作者简介:付娉娉,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城管理、公共政策研究:杨冯吴,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创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公共政策研究:洪亮,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城管理、危机管理研究。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能源产业发展管理及转型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GLE03)、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GLE385)的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403(2022)06-0115-11D0:10.19563j.cmki.sds.2022.06.012一、引言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正式提出中国的“双碳目标”,国家能源局、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分别于2021年11月和2022年5月出台相关政策①,政策文件中对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hitp:/www.gov.m/z小engce/2021-11/07/content5649656.htm,2022年11月25日访间: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115(C)1994-202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用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和燃气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因其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因地制宜等优势,而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各国重要能源供给方式,被众多国家列为重点扶持项目。我国也非常重视光伏产业发展,早在2017年我国光伏产业已占据全球70%以上份额,规模、产能全球第一。目前黑龙江省面临碳排放强度高、碳生产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急需寻求接续替代产业,在不破坏资源、不牺牲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①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容量为99.3万千瓦时,远低于平均水平296.6万千瓦时,排在全国末位。②太阳能资源总量是影响光伏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黑龙江省虽然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其光伏产业发展水平远未达到预期水准。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黑龙江、山东、北京等30多个省、直辖市近三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各影响要素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不同场景下影响因素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的影响,从理论层面阐述了各影响因素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的作用,并通过实证分析加以论证,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领域中调节效应研究的空白。二、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国内外已有文献对分布式能源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包括上网电价、补贴优惠、用电需求、技术因素等在内的内部影响因素。光伏发电是太阳能最主要的利用方式,提高光伏发电效率首先就需要充分评估太阳能资源。③分布式能源所需能源与用户端的距离决定着分布式能源项目的经济性,应大力投资补贴分布式能源集中的地区,有针对性地发挥资源优势。④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难以保证、电力上网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导致综合发电成本高影响了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应改良现有技术,为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提供便利条件。⑤有学者以北京市为例,构建应用空间自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全社会用电量是影响分布式光伏并网规模的重要因素。⑥也有学者构建CGE模型对不同的发电价格分别进行模拟,最终证实价格变动会影响光伏发电量。⑦因此,学者们认为“电价补贴”等手段增加了光伏发电利润,应切实增加光伏发电量从而解决发电危机。“另外,有学者基于2009一2020年的面板数据,探讨政府补贴对光伏行业整体的研发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认为政府补贴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光伏行业整体的研发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能力,且对于研发投入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⑨二是包括政策效果、法律法规、社会人文等在内的外部影响因素。光伏发电对公共政策存在一定依赖性,政策的出台对于光伏的扩散具有重要作用,政策质量关乎政策实施效果,决定光伏项目能否得到政①孙路、张昕《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21年版,第133页。②数据来源于国家能源局网站htp/1www.n.v.cn/2022-10/27/c_1310671519.htm。③姚玉壁、郑绍忠筝《中国太阳能资源评估及其利用效率研究进展与展)。《太阳能学报》2022年第10期,第524-535页。system.Energies,2020,13(10),p.2545.⑤潘旭东、黄豫等《新能源发电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前景展锻.《智慧电力》2019年第11期,第41-47页。⑥赵振宇、付钰《分布式光伏项目空间匹配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一以北京市为例@。《能源与环保》2021年第11期,第1-8页。Yuquan Yang,Lijie Qin,Yutong li,et al.New Energy Price Poliey CGE Model Analysis.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mational Symposium on Economics,Management,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MSD 2019).Institute of⑨王宏伟、朱雪婷等《政府补贴对光伏产业创新的影净.《经济管理》2022年第2期.第57-72页,116(C)1994-202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