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政策技术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实施指南】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
绿碳资料库

文档

2712

关注

0

好评

0
PDF

【实施指南】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

阅读 779 下载 452 大小 657.23K 总页数 6 页 2024-01-04 分享
价格:¥ 4.99
下载文档
/ 6
全屏查看
【实施指南】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
还有 6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6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附件14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一、基本情况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我国钢铁工业以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为主,一次能源消耗结构主要为煤炭,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潜力较大。根据《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高炉工序能效标杆水平为361千克标准煤/吨、基准水平为435千克标准煤/吨;转炉工序能效标杆水平为-30千克标准煤/吨、基准水平为-10千克标准煤/吨;电弧炉冶炼(30吨<公称容量<50吨)能效标杆水平为67千克标准煤/吨、基准水平为86千克标准煤/吨,电弧炉冶炼(公称容量≥50吨)能效标杆水平为61千克标准煤/吨、基准水平为72千克标准煤/吨。截至2020年底,我国钢铁行业高炉工序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约占4%,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约占30%;转炉工序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约占6%,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约占30%。二、工作方向(一)加强先进技术攻关,培育标杆示范企业。重点围绕副产焦炉煤气或天然气直接还原炼铁、高炉大富氧或富氢冶炼、熔融还原、氢冶炼等低碳前沿技术,加大废钢资源回收利用,加强技术源头整体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产业创新发展,开展产业化试点示范。(二)加快成熟工艺普及推广,有序推动改造升级。1绿色技术工艺。推广烧结烟气内循环、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回收、转炉烟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等技术改造。推广铁水一罐到底、薄带铸轧、铸坯热装热送、在线热处理等技术,打通、突破钢铁生产流程工序界面技术,推进冶金工艺紧凑化、连续化。加大熔剂性球团生产、高炉大比例球团矿冶炼等应用推广力度。开展绿色化、智能化、高效化电炉短流程炼钢示范,推广废钢高效回收加工、废钢余热回收、节能型电炉、智能化炼钢等技术。推动能效低、清洁生产水平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的步进式烧结机、球团竖炉等装备逐步改造升级为先进工艺装备,研究推动独立烧结(球团)和独立热轧等逐步退出。2.余热余能梯级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大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重点推动各类低温烟气、冲渣水和循环冷却水等低品位余热回收,推广电炉烟气余热、高参数发电机组提升、低温余热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低温余热多联供等先进技术,通过梯级综合利用实现余热余能资源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加大技术创新,鼓励支持电炉、转炉等复杂条件下中高温烟气余热、治金渣余热高效回收及综合利用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应用。3.能量系统优化。研究应用加热炉、烘烤钢包、钢水钢坯厂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