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培训27、动力电池回收:从“0”到“1000”,尽享行业发展红利-天风证券
双碳文库

文档

1787

关注

0

好评

0
PDF

27、动力电池回收:从“0”到“1000”,尽享行业发展红利-天风证券

阅读 607 下载 742 大小 1.12M 总页数 35 页 2023-12-29 分享
价格:¥ 3.99
下载文档
/ 35
全屏查看
27、动力电池回收:从“0”到“1000”,尽享行业发展红利-天风证券
还有 35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35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天风证券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环保证券研究报告2022年08月01日动力电池回收:从“0”到“1000”,尽享行业发展投资评级红利行业评级强于大市(维持评级)强于大市动力电池回收:汽车电动化浪潮下的长量气责道作者动力电池装机放量,回收再利用市场潜力十足,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分析师量达到154.5GWh,同比大幅增长142.9%,装机规模受新能源车销量景气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30001拉动而快速放量;动力电池回收作为锂电池后周期行业,需求有望受产业链景气传导而逐年走高,我们预计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总退役量有望达到380.3GWh,2021-2030年十年CAGR高达48.9%,未来有望呈现指数式增长。从长视角来看,行业当下正处于长景气周期的起跑点。一环保,沪深30019%动力电池回收前量广阔,潜在市场空间或超干亿13%7%中性预期下,我们预计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望达758.41%亿元,2021-2030年CAGR为58.1%,其中梯次利用市场规模313.5亿-5%元,再生利用市场规模444.9亿元;乐观预期下,预计2030年退役动力电-11%-17%池梯次+再生利用市场总规模则有望达到1048.9亿元。-23021-082021-122022-04再生利用市场发展迅猛,将为行业前期发展贡献核心增量。再生利用技术资料来源:聚源数据工艺完备,在商业模式上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案例,现已成为废旧动力电池的主要再利用方式,也是当前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主要竞争场景。相关报告梯次利用市场厚积薄发,2025年后规横有望迎来指数式增长。由于当前梯次利用市场标准体系与商业模式尚不清晰,我们预计行业未来2-3年仍将处于政策规范与商业化探索期。而随着行业标准与商业模式逐渐完善,梯次利用市场有望在后续迎来指数式增长。商业模式多样,渠道、技术是核心亮争力回收渠道的差异将直接决定商业模式的优劣,根据回收主体的不同,行业当前存在着三种主流商业模式,依次分别为:①)以电池生产商为回收主体的模式;②以整车制造商为回收主体的模式;③以第三方为回收主体的模式。其中,整车厂渠道优势最强,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电池生产商的上下游协同场景多,可以形成产业闭环,商业模式最为稳定;而第三方企业与整车厂、电池厂等渠道方合作的深度、广度将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再利用技术方面:1)梯次利用环节的技术壁垒高,标准体系尚不清晰,目前仅有中国铁塔、格林美等少量企业参与试点:2)再生利用环节工艺成熟,行业金属回收率已达到极高水平,提高化学试剂的使用效率、降低再生利用环节的能耗费用将是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构筑成本优势的着力点。行业规范化诉求迫切,竞争格局有望持续改善当前市场无序竞争激烈,劣币驱赶良币现象严峻;我们预计随着政府初步完成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监管盖,行业乱象整治已箭在弦上,后续行业规范化政策或将密集推出,大型回收企业有望长期受益。投资建议:关注具有渠道+技术双优势的大型回收企业格林美:全球第二大三元前驱体材料生产商,布局动力电池回收打造价值链闭环;天奇股份:锂电池循环业务已成核心业务增长点,未来产能有望进一步释放;南都电源:铅蓄电池再生龙头,已具备完整电池回收网络;旺能环境:美欣达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集团公司将提供发展助力;浙富控股:危废资源化领导者,拓展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将有利于资源协同。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电池金属价格大幅回落风险;行业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1行业报告引行业深度研究天风证券TF SECURITIES内容目录1.动力电池回收:汽车电动化浪潮下的长量气责道51.1.前言:动力电池装机放量,回收再利用市场潜力十足51.2.1.环保诉求m1.2.2.战略价值1.2.3.经济性1.3.政策梳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完善1.4.发展阶段:行业正处于长景气周期的起跑点.2.动力电池回收前量广阔,潜在市场空间或达干亿.2.1.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方法102.1.1.梯次利用…102.1.2.再生利用2.2.市场空间测算…2.2.1.动力电池退役量.2.2.2.梯次利用市场规模。2.2.3.再生利用市场规模.…2.2.4.总结…183.1.商业模式多样,电池回收是核心环节.3.1.1.商业模式①:以电池生产商为回收主体3.1.2.商业模式②:以整车制造商为回收主体3.1.3.商业模式③:以第三方为回收主体213.1.4.总结:商业模式各有千秋,整车厂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223.2.梯次利用环节:技术壁垒高,标准体系尚待明确…223.3.再生利用环节:聚焦再生成本与锂回收率….244.行业规范化诉求迫切,竞争格局有望持续改善.254.1.各路资本竞相涌入,行业无序竞争激烈m254.2.海外已有规范化方案,行业乱象整治箭在弦上…264.3.政府持续推进白名单制度,大型回收企业有望长期受益5.投资建议:关注具有渠道+技术双优势的大型回收企业5.1.格林美: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闭环.295.2.天奇股份:锂电池循环业务发展迅猛,产能有望进一步释放3053.南都电源:铅蓄电池再生龙头,布局锂电池再生业务305.4.旺能环境:进军动力电池回收,集团公司将提供发展助力315.5.浙富控股:“危废资源化+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协同发展可期.3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