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知识分享供应链100、云南绿色食品产业供应链建设研究_曾秋梅
双碳资料库

文档

2588

关注

0

好评

0
PDF

100、云南绿色食品产业供应链建设研究_曾秋梅

阅读 811 下载 858 大小 1.35M 总页数 5 页 2023-12-12 分享
价格:¥ 1.99
下载文档
/ 5
全屏查看
100、云南绿色食品产业供应链建设研究_曾秋梅
还有 5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5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时代金融Times Finance云南绿色食品产业供应链建设研究·曾秋梅王艳张义伟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消费者对健康关注度提高,绿色、链逐步建立起来。健康食品需求呈现明显上升的态势。云南省绿色食品产业供三、云南省绿色食品产业供应链建设存在的问题应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技术设施薄弱且规模生产供给度不高、供应链源头的绿色食品加工能力偏弱、产业供应链我国绿色食品产业供应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的基础支撑不够、“链主”企业不足且发展滞后、全链条质已呈现出集成性、时代性、及时性等特点,以信息技术为载体,量安全保障水平低等。应抓好现代种业基地建设,提升农业实现了绿色食品从生产到流通的渠道。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设施化水平,加强源头管理,提升绿色食品加工业水平,夯品牌经营大多是以“链主”企业,即核心区企业为主展开的。实供应链发展的基础支撑,培育品牌,强化宣传,提高绿色在供应链流通环节中占重要地位的绿色食品产业,则一般以产品市场认知度,着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链群建设,持续强流通企业为核心构建供应链对于加工程度较高的食品产业,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建设绿色食品产业供应链。由于加工环节在供应链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以加工企业为核心构建供应链)。尽管云南省“绿色食品牌”推进成果良好,一、引言但绿色食品产业供应链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一)农业技术设施薄弱,规模生产供给度不高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产品安全、优质,并使用专用标志的云南省高标准农田面积2454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绿色食品新消费浪潮为云南彰显2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农田有效灌溉率仅特色优质农业资源环境优势,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为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综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推进绿色合机械化率仅为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全食品产业供应链建设,对保证食品安全,为全省全面建成省农业技术设施陈旧、水利灌溉条件不足、耕作方式规模化、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标准化程度不高、规模生产供给度不高的状况仍然存在。二、云南绿色食品产业供应链的现状(二))供应链源头的绿色食品加工能力偏弱,质量有待提高云南复杂的地理环境及独特的气候造就了极其丰富的生202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1.68:1,比物资源,物种丰富、生物特有性高、生物区系起源古老、全国平均水平低072,绿色食品加工率低、产业链条短、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空间格局多样等特点。在云南省委、产品附加值不高、质量效益低等问题还很突出,产业融合省政府提出打好“绿色食品牌”发展战略指引下,绿色食发展任务艰巨。品产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2020年,茶叶、花卉、蔬(三)绿色食品产业供应链的基础支撑不够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8个产业综合产值绿色食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对防腐、温度、湿度都达6867亿元,2018年以来,年均增幅达16%。粮食、茶叶、有比较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绿色食品供应链就是冷冻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生猪10冷藏链、保鲜链和食物安全链【)。目前,云南省冷链运输个重点产业农业产值4240.3亿元,比2015年增长59.6%,技术设备种类和冷藏仓储设施较少,流通环节损耗较大,如年均增幅为9.8%。2021年底,全省已有累计有效认证绿色供应链各环节无法实现连续的温度监控,冷冻冷藏供应链还食品2692个,认证数量较多的主要是蔬菜、水果和茶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发展缓慢,亟待提升和完善。云南绿有机产品3623个,认证数量较多的主要是茶叶、蔬菜、中色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低,导致绿色食品供应链上各环药材和水果。2021年,云南省543个“绿色食品牌”品牌节信息流通缓慢,不能及时向顾客以及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目录名单主要是水果、茶叶、蔬菜、中药材、花卉、粮食。供应链各环节安全得不到保障,增加食品的安全风险。另一随着绿色食品总量不断增长,绿色食品定点检测机构、检方面,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关键信息的丢失查员、监管员、企业内检员也随之不断完善,云南的绿色使企业利益受损,向公众公开的难度较大以及产品的研发难食品,不断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绿色食品产品供应度大,政企数据融合与创新应用进程缓慢。Times Finance时代金融(四)核心品牌缺乏,营销体系不完善熟制等初加工,实现减损增效。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由现阶段,云南省绿色食品的品牌种类逐年递增,但产业农产品加工向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转变,引导大型农业链缺乏核心品牌,企业不重视品牌文化建设,宣传推广意企业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提识差,品牌效应弱,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云南省绿色食升农产品加工增值空间[幻。从长远来看,只有具有先进的品产地较为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绿色食品价格定产品加工工艺,保证产品质量,才能切实打好“绿色食品”牌。位不明,尚未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价,消费者对其独有的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环境污染、色和价值了解不够,低估了绿色食品应有的价值[3】。云南资源浪费问题的日益严峻,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绿色食品流通的主渠道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直销或者批发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零售等传统的营销方式,市场交易缓慢,营销体系不完整,开发潜力巨大,云南省政府还应加大对各大绿色食品加工行缺乏绿色食品连锁加盟店、大型超市专柜、电子商务等渠道。业的支持引导和规范,如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支持开展(五)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滞后绿色食品加工提质增效,推动加工企业迅速成长,由小变大、云南省绿色食品企业数和产品数少,2021年,三年有加工程度由初、粗到深、精转变[)[61。重点支持茶叶、鲜效用标绿色食品单位数和产品数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十四切花、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等高原特色产业以及肉牛、和第八,与第一(江苏省)差距较大,全省国家级农业产粮油、食用菌、花椒、甘蔗、桑蚕等潜力产业的龙头企业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8户,省级龙头企业1021户。供应链开展精深加工项目建设。中具有链主作业的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导致供应链整体市(三)夯实绿色食品产业供应链发展的基础支撑场竞争能力不足。一方面是绿色食品的产业链基础薄弱,推动冷链物流建设,促进绿色食品产业与智慧物流相结盈利点单一,企业研发能力弱,自主创新难,另一方面是合,加强绿色食品源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加快产业链相对较短,绿色食品行业相关企业很多产业流程尚推进全省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建立全程无断链的绿色未有效打通,绿色食品附加值难以有效提高,进而影响整食品低温冷链体系。统筹财政涉农资金,支持企业新建产后个供应链的高效率运转。预冷、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六)绿色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低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加云南省现已初步形成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主要体现工配送中心、产地集配中心和交易中心等项目。引导生产企在行业标准或协会标准,但只具有推荐性而非强制性。同业与销售渠道联合,并充分利用省内各大企业的商业网络和时在食品监管体制方面,尚未建立起各个职能部门相互协信息网辂逐步辐射到全国各地的各类相关专业批发市场。构作、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机制。绿色食品检查员、监管员数建绿色食品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是扩展绿色食品供应链的量还有待增加,检查、监管的力度还有待增强。绿色食品基础。政府部门和相关非营利组织,通过信息技术把供应链质量追溯平台(体系)尚未全面建立起来,现有的质量追溯系统多为某些种类,或者是针对某个目标市场而适用,上的供应商、生产商、加工商、销售商、物流组织、消费者绿色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不高。连接起来,实现各节点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互动监管。通过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管理,打通各节点企业的信息孤岛,促四、云南绿色食品产业供应链发展对策进高效沟通,实现规模化集中采购和现代化智能仓储物流集(一)抓好现代种业基地建设,提升农业设施化水平中配送,推动绿色食品上下游客户降本增效[)种业发展首先需要耕地保障,要切实落实耕地保护主体(四)培育品牌,强化宣传,提高绿色产品市场认知度责任和耕地保护制度。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开展绩持续唱响“绿色食品牌”的主旋律,打造“云茶”“云效评价,研究制定激励措施,对任务完成好的给予资金奖“云菜”“云果”“云药”品牌建设体系。通过开展励,对完成不好的进行通报、批评、约谈,形成制度。提品牌认证,推广品牌商标,实现全省品牌、区域品牌、企升设施化水平,以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智能温室、自业品牌、产品品牌兼容并进、融合发展。努力发展绿色食动化采收等生产设施为重点,做好新设施、新设备、新技品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术的推广运用,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逐步走出“靠以及互联网直播等自媒体作用,积极开展绿色食品网络营天吃饭”的被动发展现状。销、直播带货,支持第三方平台发展绿色食品直销配送、(二)加强源头管理,提升绿色食品加工业水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方式。持续加强绿色理念、法律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要加大对加工科技投人,通过研究、法规、标准规范、运行模式、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品牌开发、引进绿色食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工艺和装备,不标志等宣传,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品牌知名度。深入开展断提升绿色食品加工的自动化水平,延长绿色食品产业链以“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各类宣传条。在具体实施路径上,不断拓展农产品初加工,支持新活动,推进绿色食品进社区、进学校、进超市,营造全社型经营主体发展去籽净化、烘干储藏、杀菌消毒、预冷保会关心、重视、支持、消费绿色食品的良好氛围。着力抓鲜、净菜鲜切、分级分割、产品包装等,开展干制、腌制、(下转第95页)(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