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19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国泰君安证券GUOTAI JUNAN SECURITIES宏观研究2021.06.16报告作者碳中和路线图推断及产业变迁推演010-83939823一一碳中和系列报告(三)dongqi020832@gtjas.com证书S0880520110001专本报告导读:相关报告究社融结构变化依现防风险特征,未来收馆幅2021.06.12√能源相关碳排占我国碳排总量的90%以上,是实现双碳目标的2021.06.07关键,负碳技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三孩”时代的喜与优我国在某一阶段内的能源相关碳排变化量可以通过结构分解模2021.06.03型拆分为能源结构、能耗强度、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四个因素的影响。2021.06.01“稳”的基调正在全面蔓延鉴古知今:我国能源相关碳排成因历史溯潭2021.06.01技术&增长:2007~2017年间,我国实现了从能源密集型的粗放生产到技术导向型的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以环境换经济的时代已成过往,未来将进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能潭结构:产业结构变化对于我国的减排贡献在两个阶段出现分化,未来霄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低碳转型;能源结构优化加速助力我国碳减排,清洁能源发电具有广阔空间,路径推波: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分析研究报告碳达牛路线图:我国需要将碳排峰值控制在104110亿吨之间。在此期间,工业技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三大因素均衡发力,分别为碳达峰贡献18.7、15.5和11.7亿吨的减排量;碳中和路线图:我国预计于2050年实现深度减排,碳排量降至20亿吨左右。该阶段技术进步成为减排核心驱动力,新能源革命开始接力,两者分别贡献78.2和50.1亿吨的减排量,负碳技术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工业技改降低能耗强度,是我国双碳目标的核心助力:绿色技改政策力度逐渐加码,电力、冶金、交运、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将大幅提升,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助力;碳市场促进产业结构低碳转型,重点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交易背景下,采摇、高能耗制造、交运、建筑的产值占比将受到压缩,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助力我国快速达峰,碳中和阶段其减排动能边际趋弱;碳中和目标,光伏设备和风电设备装机容量需分别提升至当前的17倍和12倍,储能行业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遏,新能源革命助力电力行业深度脱碳,预计将成为碳中和的中坚力量;负碳技术加速发展,为碳中和再添助力:农林碳汇持续发力,负碳排技术使碳中和成为可能;碳封存技术预计在2030年以后投资大幅提升,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国泰君安证券GUOTAI JUNAN SECURITIES专则研究目录见微知著:我国碳排构成及拆解.1.1.能源相关碳排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关健12。从因素分解的视角理解能源相关碳排的影响因素…42.鉴古知今:我国能源相关碳排成因历史溯源621.碳排成因概览:过去十年经济增长是碳排高增的主因,减排动能开始出现转变22.技术&增长:以环境换经济的时代已成过往,未来将进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阶段.…23.产业&能源结构:需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清洁能源发电具有广阔空间…3.路径推演: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分析…1031.减排路线概览:三力齐发助达峰,技术突破达中和1032.工业技改:电力、治金、交运、化工、建材的绿色技改将成为我国双碳目标的核心驱动力113.3.碳市场:碳交易背景下碳排放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碳价引导产3.4.新能源革命:光伏、风电前景广阔,发电行业的新能源革命将成为碳中和的中坚力量3.5.负碳技术:农林碳汇持续发力,碳封存技术加速发展,为碳中和再添助力附录:结构分解分析(SDA)…风险提示162of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