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其他报告文献基于增量配电网园区的源网荷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与应用
admin

文档

5595

关注

0

好评

0
PDF

基于增量配电网园区的源网荷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与应用

阅读 513 下载 420 大小 1.22M 总页数 5 页 2025-05-14 分享
价格:¥ 9.90
下载文档
/ 5
全屏查看
基于增量配电网园区的源网荷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与应用
还有 5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5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专栏:支持双碳政策的新型电力系统运营调度关键技术电工技术基于增量配电网园区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与应用*(1.江苏科能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36;2.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24)摘要:为满足增量配电网园区对供电能力、电能质量的较高要求,落实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增量配电网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对一体化平台建设的思路及架构展开研究,并通过新疆甘泉堡源网荷储一体化控制系统建设实例说明设计可行性。通过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发配售电一条龙”的综合智慧平台,融合分布式光伏、风电、储能、换电/充换电站,实现增量配电网资源合理配置和绿色低碳能源高比例发展,充分发挥“源网荷储”灵活调节作用和实现能源互联网智能化应用,提高园区配电网供电的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促进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运营效率,降低园区企业用电成本,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助力能源互联网建设和促进绿色低碳智慧能源快速发展。关键词:源网荷储;增量配电网:一体化;多能互补;产业转型中图分类号:TM734D0I:10.19768/j.cnki.dgs.2024.17.005Source-Grid-Load-Storage Integrated Platform Construction Scheme forRegional Incremental Distribution Networks*QIAN Junxia',GUO Jiaxing',MA Hongjuan',YAN Anxin',ZHAO Shengjie,QIN Chuan?(1.Jiangsu Kene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Ltd.,Nanjing 210036,China:2.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24,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high requirements for power supply capacity and power quality of park-regional incrementaldistribution networks,and to implement the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capacity,this paper proposes a scheme of con-structing an source-grid-load-storage integrated platform,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framework of the plat-form,and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cheme by a practical case.The integration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windpower,energy storage,and battery swapping/charging and swapping stations can realiz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incre-mental distribution network resources and the high proportion of green and low-carbon energy development,achieve fullpotential of flexible regulation role of "source-grid-load-storage"and the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of energy Internet,improvethe high stability and high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in park-regional distribution networks,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and reduce the electricity cost ofenterprises in the park,so as to promot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ergy Internet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een,low-carbon and smart energy.Key words:source-grid-load-storage;incremental distribution network;integration;multi-energy complementarity;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0引言高度,国家政策倡导要落实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应充分发挥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加以碳减排为目标的能源结构调整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强源网荷储步向互动),开展对大电网调节支撑需求的效果分析。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项目(编号BE2022040):能源基金会支持近年来,针对“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研究,国内学者项目(编号G2211-34309)关注于源网荷储系统规划、发展模式、关键技术等问题,收稿日期:2024-06-18并继续深人研究分布式电源、综合能源系统、储能系统等作者简介:线君霍(1976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综合能源领域。文献[7]提出园区内一体化建设技术路线及应用场及调度自动化设计。景,科学配置风电、光伏、储能系统,规划建设源网荷储电工技术专栏:支持双碳政策的新型电力系统运营调度关键技术一体化示范项目。文献[8]以陕西省实际情况为基点,从1.1.3统一调度、集中管控源网荷储4个环节入手,分析了陕西省电力行业的发展现充分利用负荷侧和储能侧的调节潜能,结合“云计状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源网荷储”协同助力新型电力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系统建设的思路。文献[9]围绕源-网-荷-储构建高速公路等先进技术,强化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与储能侧之间服务区智慧能能源管理平台,实现源-网-荷-储四侧的能源的多维度互动。以储能等前沿技术和体制机制的创新为支协同调度,降低了服务区的能源消耗。文献[10]通过储能撑,遵循一体化开发、建设和运营模式,推动“源网荷储规模配置及一体化智慧调控两方面的设计实现了对电网友一体化”示范项目的建设,实现能源、电网、负荷与储能好的功能。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前期学者将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智重点从提高负荷灵活性响应和优化调峰电源配置2个慧能能源管理平台、普通园区等领域,对基于增量配电网方面增强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通过建设充电重卡充换电园区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平台建设还未有深入研究。本文重站和储能电站,有效平滑风电和光伏电站的出力波动,减点提出一种基于增量配电网园区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平台建少新能源功率随机波动对电力系统的负面影响,并提升负设方案,主要进行多网融合的增量配电网智慧化规划,依荷用电的可靠性。通过发挥负荷侧的灵活响应能力,合理托增量配电网试点,在周边建设风电、光伏及储能电站,规划调峰电源和储能规模,确保新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保持通过专线直供园区新增源网荷储一体化控制系统,提供绿在合理水平,实现新能源消纳电量占整体用电量的比例超色、低价的电力,打造“园区级”增量配电网特色智慧变过50%,从而提升系统的自我平衡能力,不增加对电网调电站,最后以新疆甘泉堡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实峰和容量备用的额外需求。例说明设计可行性。1.2系统架构设计1整体建设方案“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系统旨在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导、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基地调控中心。该中心将1.1设计思路实施对示范项目中的所有电源和配电网项目的集中监控,1.1.1一体设计、分步实施并根据能源项目的运行状态发布控制指令。通过“源-网-荷-储”的优化控制运行,旨在提升电力市场交易平衡、传统集中控制类项目通常采取分阶段独立设计和建设内外购售电、网间辅助服务、需求侧响应以及新型备用容的策略,这种做法往往导致设备品牌和系统种类繁多,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不一致,从而增加了集中控制中心在控量机制的建设,从而促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基地的制、运维和管理方面的难度,限制了其效率的提升。为了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避免上述问题,建设方案采取了一种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方法山。该方法的核心在于深入分析各方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在内的实际需求及现有的实际情况。基于这些需求和工用电情况,本方案综合制定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并与项目规划进度相结合,分步骤实施。1.1.2分散控制、场站自治本设计涵盖了光伏电站、风电场等电源侧设施,大量变电站、开关柜等电网侧设施,以及工业园区、充电桩、储能电站等负荷侧设施。传统项目中不同类型的场站通常使用各自厂家提供的监控系统,导致通信协议、数据规划图1系统架构示意图和控制效果无法统一,同时增加了运维人员的学习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方案引入了由国能智深公司自主开发1.3网络架构设计的分散控制系统EDPF-NT+),以取代传统SCADA系“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项目规模庞大、建设周统或其他监控系统]。这一系统的优势在于实现了控制系期长、接入系统种类多。统、控制策略和控制方式的一体化。(1)电源侧:按照“分散控制、场站自治”的设计思考虑到涉及的场站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根据电网二路,各风电场和光伏场站相互独立,分别建设独自的场站次安防要求,数据传输需增加纵向加密装置,导致场站间级控制系统,通过电力专线接收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调度指通信和“源网荷储”系统响应时间达到秒级以上幻,因此令,同时通过运营商专网将场站全量数据上送一体化控制控制系统设置原则基于响应时间划分,即处理秒级以下控平台。制的任务由场站内部解决,而处理秒级以上控制的任务则(2)电网侧:通过建设就地数据采集和转发系统,将由“源网荷储”一体化控制系统负责。变电站的全量数据上传至一体化控制平台,通过五防软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