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其他报告文献新世纪评级:电动化与智能化重塑价值体系: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信用质量及其变化趋势浅析
admin

文档

5351

关注

0

好评

0
PDF

新世纪评级:电动化与智能化重塑价值体系: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信用质量及其变化趋势浅析

阅读 724 下载 220 大小 1.26M 总页数 32 页 2025-04-12 分享
价格:¥ 9.90
下载文档
/ 32
全屏查看
新世纪评级:电动化与智能化重塑价值体系: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信用质量及其变化趋势浅析
还有 32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32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新世纪评级2025年度新质生产力系列文章电动化与智能化重塑价值体系: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信用质量及其变化趋势浅析工商企业评级部楼雯仪摘要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电动化与智能化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渗透率达40.9%,全球领先地位稳固。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环节快速成长,竞争加剧;供应链国产化率提升,企业间表现分化加大。细分来看,(1)整车环节,行业集中度较高但整体盈利能力不足,除头部企业外竞争格局仍在动态调整,优势企业通过规模化降本、垂直化整合等稳固市场地位,较弱企业面临淘汰风险。(2)电动化环节,动力电池、电驱系统及锂电材料领域技术突破和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竞争关键,市场格局向本土企业集中。(3)智能化方面,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渗透率提高,但核心技术突破、商业化进展仍是行业痛,点。整体来看,政策支持、技术驱动、市场扩张共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长,但市场竞争加剧、出口市场复杂性、技术迭代及成本压力等因素对产业链信用质量构成挑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信用风险短期内仍主要受市场竞争及政策环境波动影响,长期则呈现强者恒强、分化加剧的趋势。新世纪评级2025年度新质生产力系列文章一、新能源汽车运行状况“新质生产力”概念来源于我国对于未来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是这一战略下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我国高科技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逐步成为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强调创新驱动和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电动化是技术变革基础,智能化则是推动产业进步引擎,两者对产业未来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产品供给丰富、价格下探及充电基础设施加速完善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显著提升。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渗透率持续提高,但地区间发展节奏存在差异,其中中国自2021年以来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欧洲、北美主要汽车市场则呈不同态势。对比来看,政策扶持(补贴、排放标准等)与稳定性、经济性(购车成本、使用成本)及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基础变量。同时中国车企在电动化转型及出海扩张下,全球影响力持续增强,虽然欧美等国正通过加强供应链本地化、施加关税等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施加压力,但长期来看,全球化布局是车企寻求更大市场空间和长期增长的必然选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国内市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2024年下半年国内单月渗透率连续突破50%,尽管出口市场面临一定压力,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销量仍超出口总量20%份额;其中插混车型销量增幅明显,成为支撑当年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的关健。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