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11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第31卷第2期中国矿业Vol 31,No.22022年2月CHINA MINING MAGAZINEFeb.2022矿业综述中国甲烷控排面临的形势、问题与对策张博12,李蕙竹1,仲冰12,高俊莲1(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北京100083)摘要:减少甲烷排放是短期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期间,甲烷控排成为核心议题与各方博弈焦点,作为全球人为源甲烷排放第一大国,我国主动参与国际甲烷控排行动,已经承诺在21世纪20年代取得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的显著效果,本文在阐述我国甲烷控排所处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甲烷排放现状与现有控排政策行动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甲烷控排的对策。我国甲烷控排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①数据基础薄弱,总量结构不清:②行业间差异大,全面减排不易:③技术短板突出,管控能力不强。建议统筹谋划国家层面甲烷控排的顶层设计,推动出台分行业甲烷控排行动方案,加强甲烷控排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深化甲烷控排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甲烷控排的宜传以及社会参与度,关键词:甲烷排放:减排技术:控排对策:新形势中图分类号:F407.2:F4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051(2022)02-0001-10The situatio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trols ofChina's methane emissionsZHANG Bo*,LI Huizhu',ZHONG Bing*,GAO Junlian'(1.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2.Center for Carbon Neutrality,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s Strategic Develop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Reducing methane emissions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in theshort term.During the 26th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Climate Change,methane emission control has become the core issue and the focus of the game between theparties.As the country with the largest anthropogenic methane emissions,China has taken the initiative to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methane emission control action and has promised to achieve significantresults in controlling and reducing methane emissions in the 2020s.After analyz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facedby China on the control of methane emission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s methaneemissions,the emission control action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control of China's methane emissions in the new era are proposed.Existing problems mainly include:the datafoundation for the compilation of methane emission inventory is weak,and the total emission amount andstructure are not clear:various departments are facing different technical and policy issues,and it is not easyto reduce methane emissions across the board:the shortcomings of technical system are prominent,and thecapacity of methane emission control deserve to be improved.It is recommended to systematically plan the收稿日期:2022-0-16责任编辑:赵奎涛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能源相关甲烷排故请单开发及多尺度应用研究“资助(编号:71774161)第一作者简介:张博,男,博土,教授,主要从事资源管理与政策、环境与生态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Emal:zhangbo@cumtb.ed山.cn,通讯作者简介:高俊莲,女,博土,讲师,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管理的研究工作,E-mil:juanliangao@cumtb.edu.cn。引用格式:张博,李蕙竹,仲冰,等.中国甲烷控排面临的形势.问题与对策[U].中国矿业,2022,31(2):1-10.doi:10.12075j.issn1004-40512022.02.026(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中国矿业第31卷top-level design of methane emission control at the national level,promote the introduction of methaneemission control action plans for different sectors,strengthen bas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methane emission control,enhance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methane emission control,and increase the publicity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methane emission control.Keywords:methane emissions: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ies:emission control strategies:new situation0引言多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因此,重视甲烷排放控甲烷(CH)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作为全球制问题,具有气候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和健康大气中的痕量成分,甲烷在大气中理论寿命为12.4a,等多重效益。远短于二氧化碳),但其在大气中比二氧化碳更为2021年11月10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活跃。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Potential,GWP)在100年的时间框架内是二氧化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以下碳的28~36倍,在20年的时间框架内,GWP数值简称“《中美联合宣言》”)。《中美联合宣言》强调了则上升为84~87倍2],是一种具有快速增温效应未来10年中美两国要在甲烷排放的测量、管理和研的“超级温室气体”。究方面加强合作,以减少甲烷排放。同时指出,在甲烷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减少甲烷排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是重大的全球性挑战。大气中的甲烷浓度已经从工业(the 27th meeting of the Conference of Parties)化前的约720ppb上升到2020年的1879.2ppb士前,两国需要在国家和次国家层面制定强化甲烷排0.6ppb,且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根据世界气象放控制的额外措施。此外,除了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组织(WMO)发布的数据,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之外,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大气甲烷的浓我国还承诺制定一份全面、有力度的甲烷国家行动度增长幅度仍然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年增长速度。计划,争取在21世纪20年代取得控制和减少甲烷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排放的显著效果。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本文从我国甲烷控排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现出,在温室气体的总增温效应中,甲烷贡献约占四分状入手,探讨甲烷控排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并立足于之一,仅次于二氧化碳:2021年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我国甲烷排放的总量差异、部门差异以及甲烷诚排报告中,第一次用一整章的篇幅专门讨论甲烷等“短的科技基础,分析我国甲烷控排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期气候因素”与空气质量、温升的作用关系。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我国甲烷控排的对策建议。研大气中甲烷排放的来源众多,可以简单划分为究结果将为科学制定我国甲烷控排行动计划,夯实自然源和人为源。主要的自然源包括自然湿地、白甲烷控排的科学基础,明确甲烷减排技术研发与工蚁、植被、海洋和甲烷水合物:主要的人为源涉及能程实践方向,进而实现人为源甲烷排放的有效控制,源活动(煤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系统泄漏、燃料燃提供参考依据。烧)、农业活动(水稻种植、动物肠道发酵、动物粪便1国际甲烷控排新形势管理、农业废弃物田间焚烧等)、废弃物处理(垃圾填1992年达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埋、污水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主要是金属冶炼)等。第一个倡议以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基于自上而下估算法的研究表明可,全球甲烷排放化的国际公约。2015年,《巴黎协定》(The Paris量总计为596[572~614]Tg,其中,人为源贡献占Agreement)倡议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长期目标是比61%。由于减少人为源甲烷排放是一种能够快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速、有效且经济地减缓气候变化的方式,甲烷等非二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深度减排被认为是全球实现《巴内)。随着全球气候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进程的加黎协定》目标,于21世纪末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速,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承诺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以下的必要条件可。甲烷还是对流层臭氧的前体扩展至包括甲烷在内的所有温室气体。一些国家已物,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甲烷减排除了具经提出甲烷减排的具体行动方案以及相应的诚排目有气候效益,还能获得环境效益四。此外,与二氧标(表1)。化碳不同的是,甲烷是优质气体燃料,被回收后可从国际层面来看,美国和欧盟联合提出《全球甲以作为清洁能源利用,同时也是制造合成气和诸烷承诺》倡议,计划到2030年,将全球甲烷排放量在(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