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其他报告文献【03】碳标识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
203060资源

文档

1492

关注

0

好评

0
PDF

【03】碳标识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

阅读 803 下载 232 大小 3.2M 总页数 14 页 2025-01-16 分享
价格:¥ 9.90
下载文档
/ 14
全屏查看
【03】碳标识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
还有 14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4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绿色经济2024年第09期SOUTHWEST FINANCE“双碳”目标下碳标识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路径※太原师范学院法律系山西晋中030619摘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碳标识制度的功能在于通过碳信息披露实现对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有效引导。本文基于“双碳”目标背景,从理论上厘清碳标识制度的功能定位、从实践上考察其“碳信息披露”功能实现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实现碳标识制度功能的基本逻辑和具体路径,以期为完善相关政策和立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双碳”目标:碳标识:碳足迹:碳信息披露:绿色产品:政府补贴:政府采购:消费激励中图分类号:F124: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350-2024(09)-0054-13基金项目:本文系司法部回家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专项任务深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法治保障研究”(编号:21SFB4073)的研究成采。作者简介:王文熹,女,博士,太原师范学院法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与资源法学、能源治理。碳标识①(carbon label)又称碳足迹标签,其以迹证书才诞生。目前,我国部分省(市)逐步开启探量化的指标形式披露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索建立区域性碳标识制度(如广东、上海、北京等),量信息,促使企业采用低碳排放技术、引导消费者部分企业已开始为产品加贴碳标识(如TCL、蓝月选择低碳环保产品,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罗英、亮、雅迪科技等)。然而,较之于发达国家而言,我王越,2017)。碳标识制度是指在碳标识认证、使国的碳标识制度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用、监管等整个过程中所依据的规范、标准,所设立在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碳标识如何有效实现其的管理、认证机构规则等一系列规范、标准和机制应然制度功能显得尤为紧迫。所构成的总和。在气候变化风险渐增的背景下,各国越来越重视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协同减排,部分发一、“双碳”目标与碳标识制度的内在联系达国家已经拥有推行碳标识制度的实践经验,并纷(一)“双碳”目标是构建碳标识制度的前提与纷推出本国的碳标识制度。全球首个产品碳足迹基础方法标准PAS2050中文版于2009年发布,但直到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碳排放已经成为2019年我国首张产品碳标识评价证书和产品碳足全球关注的焦点。“双碳”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政府和①广义上的碳标识涵盖产品、服务和企业,本文主要研究狭义的碳标识.即产品碳足迹标签。中国知网https:/www.cnki.netSOUTHWEST FINANCE2024年第09期绿色经济社会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议题给予了前所未碳标识管理体系。另一方面,随着碳标识管理体系有的高度重视。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国家的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自愿参与产品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承诺,也彰显了社会各界在碳足迹核算和碳标识评价,涉及电器电子、农副产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品、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化工、纺织、固废等多个领共同决心。在此背景下,碳标识制度得到了更多的域。例如,电器电子行业中,TCL王牌电器(惠州)政策支持和社会认可。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17日获得国内首张电器产1.政策支持。在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和地方品碳标识评价证书:农副产品行业中,正大蛋业(山政府的积极响应下,碳标识制度已成为我国“双碳”东)有限公司的鸡蛋于2022年1月获得产品碳标识目标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层面发布评价证书。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38个产品获得碳了多项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标标识证书,碳标识授权评价机构超过150家,涉及识认证制度的政策文件。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17个行业。等部门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二)碳标识制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提出,“推进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关于建立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面会系统性变革,离不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中共转型,而作为低碳管理工具的碳标识制度无疑是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在实的决定》指出,要“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能源替代和技术进步是无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与此同法绕开的现实任务,与此同时,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不时,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推能忽视。换言之,减排降碳不只是新能源和新技术动本地碳标识制度的建设和应用。例如,山东省印的突破问题,更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全方位转变。发了《山东省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方案(2023一宏观层面,实现“双碳”目标不能“就碳说碳”,2025年)》.提出到2025年完成300家重点企业产品必须坚特系统思维,重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通过碳足迹核算,基本健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本市产品碳标识认证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服务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这一部署进一步丰富了生态到2025年和2030年初步构建和健全完善产品碳标文明建设的内涵,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入了识认证工作及保障体系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低碳、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新阶段。生产2.社会认可。社会团体组织的推动和企业的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不仅可以为实现“双碳”自愿参与使得碳标识的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一目标提供持久动力,而且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方面,社会团体组织正在积极推动碳标识制度的建规律。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理解“双碳”目标,设和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中国电子节能技就要彻底转变传统发展模式的运行逻辑及其生产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发起的电器电子产品和消费内容(张永生,2021)。也就是,应着眼于生碳标识体系。其出台了《电器电子产品碳足迹评价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绿色转型,而不是在维持通则》(TDZN001一2018)、《企业碳标签评价通则》原有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只是解决减排降碳问题。(T/DZJN75一2022)等系列标准,并于2020年12月这意味着当前需要根据“双碳”目标的降碳要求,协搭建了中国碳标识评价服务信息平台,2022年2月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成立了碳标识评价管理办公室,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发展内容、制度模中国知网https:/www.cnk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