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19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分析第三章第三章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雷分析3医药生物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战路性新兴产业之一,集强监管、强政策、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壁垒、高排放、长周期等特点于一体。在全球化趋势、技术创新、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患者需求参与等因素驱动下,医药生物行业发展迅猛,但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该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为此,医药生物企业必须积极应对ESG相关挑战,加快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拥抱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环境保护和合规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价值最大化。为更全面地分析医药生物行业的ESG披露与实践情况,本篇以477家医药生物行业A股及中资港股上市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布年报)为研究对象,对其ESG信息披露、管理实践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全面呈现医药生物行业ESG管理现状,为医药生物企业的ESG管理实践与提升提供参考。一、行业概况及政策趋势(一)行业发展现状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对医药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企业响应迅速,加大研发和生产投入,科技创新不断取得进展。特别是在病毒检测、疫苗研发和药物开发领域,以及防护设备与设施生产方面的市场需求呈现爆炸性增长。根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统计,我国医药生物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29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39万亿元,反映出行业整体的强劲发展势头。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恢复与发展的新阶段,医药行业也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改善而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医药工业继续稳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在技术创新、国际化、先进制造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尽管行业整体向好,但由于疫情防控相关产品需求的减少,部分经济指标显示出同比下降的趋势,行业需要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增长点。根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发布的《2023年医药工业运行情况》,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的增加值约为1.3万亿元,与上年度相比,按不变价格计算下降了5.2%;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为29,552.5亿元,利润总额为4,127.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了4%和16.2%。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且分别低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9.8个、5.1个和13.9个百分点,凸显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同时,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疫情状况持续改善,为医药生物行业提供了重新定位和调整的机会。在此背景下,新兴的高新科技医疗企业开始崭露头角,企业数量逐渐增多,通过推动医药生物产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的转型,为行业的长期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创新药物政策持续鼓励创新,促进国际化和技术革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的《单臂临床试验用于支持抗肿瘤药上市申请的适用性技术指导原则》(2023年第13号)等一系列指导技术原则,为新药审评提供了更加明确和科学的指导,加速了新药的上市进程:2024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强调统筹用好医保支付、商业保险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更多创新药物加速进入市场、满足患者临床需求,也有利于促进医药企业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更为我国创新药出海、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财政支出端,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总费用增加。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数据,2023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的收支均实现了稳健增长,总收入33,501.4亿元,同比增长8.3%:总支出28,208.4亿元,同比增长14.7%,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和保障能力均有所增强。随着医疗保障基金的增加,商业保险也在积极拓宽其保障范围,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推动构建更加全面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医保治理现代化水平,帮助实现"病有所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