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政策技术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政策【政策】通辽市能源局:关于加强绿电就地消纳利用 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六点建议
双碳文库

文档

1787

关注

0

好评

0
DOCX

【政策】通辽市能源局:关于加强绿电就地消纳利用 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六点建议

阅读 983 下载 212 大小 17.42K 总页数 4 页 2024-12-05 分享
价格:¥ 3.00
下载文档
/ 4
全屏查看
【政策】通辽市能源局:关于加强绿电就地消纳利用 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六点建议
还有 4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4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通辽新能源资源丰富,政策条件集聚,新能源发展优势突出。一方面,通辽风光资源富集,属于二类资源区,风能资源具有风向稳定单一、持续时间长、无破坏性风速等特点,新建大型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3500小时以上,利于集中连片开发:太阳能年日照时数约3100小时,达到国家标准中的“资源很丰富”等级。另一方面,2022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558亿千瓦时,最大负荷830万千瓦。随着新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到“十四五”期末,全社会年用电量将达到75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将突破1240万千瓦,具备大规模开发、高比例就地消纳基础条件。虽然我市具备新能源产业发展良好条件,但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比例就地消纳利用,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绿电就地消纳比例低。目前,我市新能源装机占比46%。从装机结构看,新能源装机占比较高,但多数以外送为主,全市新能源就地消纳比例不足16%,与自治区要求的“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达到35%仍有很大差距。二是绿电消纳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不足。国家鼓励农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顶建设户用光伏和推进乡村分散式风电开发,我市大部分农村牧区属于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但普遍存在输配电网变电容量不够、分布式电源消纳空间不足等问题。三是承接产业转移不够,致使绿电消纳增量受限。通辽作为蒙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质量和数量上还有待提升,特别是对电价敏感和对绿电依赖性较强的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招引力度。四是公网机组保障能力有限,制约绿电就地消纳水平。目前全市950万千瓦火电装机中,公网机组装机容量309万千瓦,其余全部为自备电厂,公网机组调峰能力在150万千瓦左右。由于缺乏公网调峰资源,形成了对东北电网调峰资源的严重依赖,不利于后续新能源开发建设和绿电就地消纳。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高效强力推进三个“绿电替代工程”。一要依托存量负荷实施绿电替代工程。围绕霍林河煤电铝基地每年400多亿度负荷的应用场景,以及682万千瓦自备火电机组的调峰优势,加快规划开发周边430万千瓦新能源实施绿电替代。二要依托增量负荷实施绿电替代工程。围绕奈曼旗工业园区毕氏集团用电负荷增长空间大的特点,谋划实施经安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围绕开鲁工业园区增量负荷大、用能结构多元特点,规划新能源开发规模260万千瓦。三要依托增量配电网实施绿电替代工程。加快运营奈曼增量配电网:加快推进霍林郭勒增量配电网后续工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