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17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山西运城市绛县人民政府印发绛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按照集约化、规模化原则,重点建设晋南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基地。加快绛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绛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前征地移民手续办理、对外公路、施工供电工程等准备。积极推进新型储能试点示范,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到2024年底,全县能源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550MW。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科学规划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统筹规划、科学配置数据中心等高耗能新型基础设施,鼓励新建设施优先布局在可再生能源相对丰富区域。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模式,因地制宜采用直流供电、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技术。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广应用,推动能源、水利、市政、交通等领域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低碳化升级。积极推广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绿色技术,提高设施能效水平。原文如下:绛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绛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绛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直各有关单位:《绛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绛县人民政府2024年9月29日(此件公开发布)绛县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晋政发〔2022)29号)和《运城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运政法发〔2024)12号)精神,稳妥有序、有力有效做好绛县碳达峰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总牵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绛县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系统推进、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通畅、防范风险”的总方针,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各领域各行业碳达峰行动,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夯实绿色低碳发展基础,力争全县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运城实现碳达峰目标贡献绛县力量。(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县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煤炭等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煤炭消费量实现负增长,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90%,森林覆盖率达到38.8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全县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果,资源依赖性经济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绿色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持续壮大,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全国全省先进水平,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基本建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90%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提升,力争实现碳达峰目标。二、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夯实低碳发展基础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持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把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大力推行风电光伏、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多种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一)推动煤炭高效利用和产业延伸。推动全县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设。规范恒大、志信等化工企业经营,引导化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助力全市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设。(县能源局、县工信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