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政策技术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政策【政策】北京市朝阳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绿碳资料库

文档

2712

关注

0

好评

0
DOCX

【政策】北京市朝阳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阅读 889 下载 442 大小 1.05M 总页数 15 页 2024-09-07 分享
价格:¥ 2.00
下载文档
/ 15
全屏查看
【政策】北京市朝阳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还有 15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5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8月30日,北京市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发布《北京市朝阳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基于朝阳区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微电网的快速发展,推进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挖掘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和需求侧资源,协调开发和科学配置各类资源,率先在CBD、朝阳园等电力需求较大的区域推进建筑楼宇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示范,开展“虚拟电厂"等新型能源技术探索研究,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电源开发综合效益。鼓励用电大户、公共机构、区属国企、重点产业园区、既有绿电交易主体主动消纳绿电,到2026年底,可再生能源电力比重超过25%。到2025年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政策体系基本建立,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环境治理领域,污水处理行业和废弃物处理处置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技术路径推广应用:能源领域中,发电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技术推广应用,绿电消纳比例大幅提升。详情如下:北京市朝阳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2024年8月朝阳区作为北京市中心城区之一,人口居全市之首,建筑分布密集、服务业占比高、道路交通网络密布、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高、污水处理量占全市三分之二,基于发展目标和环境现状基础,在环境治理、能源、交通、绿色消费和城乡建筑等减污降碳协同重点领域有巨大的减排潜力。作为生态环境部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单位,以2024-2026年三年为试点建设期,按照生态环境部针对朝阳区下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任务清单,结合朝阳区工作实际,打造“环境治理精细化+能源多元化+建筑低碳化+交通清洁化+消费绿色化+评价系统化”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模式,推动朝阳高质量发展,为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朝阳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案例,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目标(一)试点意义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朝阳区以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为抓手,有利于改变“大量消耗、大量产生、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增加经济增长的绿色动能,实现朝阳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现代化大城市中心城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先试先行的新道路。(二)基本原则突出协同增效。体现在发展中保护和在保护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减污为引领强化重点领域的降碳措施、以降碳为引领解决环境污染根源性和结构性问题,探索减污降碳协同管理长效机制,推动提升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协同性和效益。突出特色亮点。以三年期为试点,重点识别出减污降碳协同潜力大、与朝阳区战略目标匹配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针对性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可实施、可量化、可评估的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突出任务引领。聚焦环境治理、能源、交通、绿色消费、城乡建筑等重点领域,每一领域打造一套体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模式,以任务清单为抓手,以项目实施为手段,开展过程跟踪,结果评估。突出政策创新。强化试点实施过程中的组织领导、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制度机制,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评估的制度机制,形成部门分工合作、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三)主要目标经过三年试点,朝阳区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实现显著下降,其中氮氧化物累计减排3000吨、挥发性有机物累计减排1200吨,PM2.5年均浓度达到市级要求。重点领域绿色发展水平达到全市领先,开展汽修、餐饮、热力生产与供应、住宿等11个行业绿色绩效评价工作,打造不少于100家标杆示范单位,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比率达全市前列,含绿量水平明显提高: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18%左右,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15%以上,可再生能源电力比重超过25%,全区减污降碳协同度达到同类型城市领先水平。朝阳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碳强度下降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生态大脑”助力减污降碳不断加强,在环境治理、能源、交通、绿色消费、城乡建筑等重点领域形成一套完善的、具有朝阳区特色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模式,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项目,形成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到2024年底,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初见雏形,基本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政策体系,制定并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创新项目资金支持指南。环境治理领域,污水处理行业和废弃物处理处置行业各形成1套以上减污降碳协同技术路径:能源领域推进形成至少1套余热余压回收再利用的减污降碳协同技术,绿电消纳能力明显提升:交通领域,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4%,淘汰国川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和国V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重型营运柴油货车1万辆左右,新增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比率不低于60%:绿色消费领域,选择1-2家知名商圈开展“绿色商家”创建:建筑领域力争新增超低能耗建筑26万平方米(含CBD管委会),力争新增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24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65%左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