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其他报告文献35、【深度研究】中国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标准体系探讨
admin

文档

5413

关注

0

好评

0
PDF

35、【深度研究】中国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标准体系探讨

阅读 529 下载 439 大小 1.02M 总页数 8 页 2024-08-17 分享
价格:¥ 5.00
下载文档
/ 8
全屏查看
35、【深度研究】中国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标准体系探讨
还有 8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8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第20卷第5期湿地科学Vol.20 No.52022年10月WETLAND SCIENCEOctober 2022DOI: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2.05.004中国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标准体系探讨吴后建,刘世好,曹虹,贺东北,刘斯垚,罗为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红树林监测评估中心,湖南长沙410014)摘要:中国已经启动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客观且科学的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不仅是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科学指导后续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依据。采用专家咨询法和频度分析法,从红树林新造林成效、红树林造林三年成效和区域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层面,建立了包括16个指标的中国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标准体系,以期为科学开展中国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提供思路。关键词: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标准体系:层次性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948(2022)05-628-08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响应鬥、水质对红树林恢复的响应吲、红树林恢复木本植物群落),其在护堤固岸、防风消浪、净化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一些研究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生态旅游和海提出了可以用于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的红树产品供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8月,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和红树林生态系统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开展了全国质量评价指标四。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和尺度红树林资源和适宜恢复地专项调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的单一指标或综印发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合指标,开展了相应的生态成效或综合成效评价,年)》,提出了2025年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8800hm2有效推动了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但是仍然的目标,部署了包括“加强红树林监测与评估”在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一是评价指标不能满足内的7项具体行动.《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不同层面(红树林新造林、红树林造林三年、区域划(2020-2025年)》明确了红树林监测与评估的具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的需要:二是某些研究体内容为:营造一年后,对红树林成活率和生长情的评价指标虽然科学、全面,但是不易获取,而且况等进行评价:营造三年后,对红树林保存面积和评价方法复杂、不便操作:三是评价指标未能有效林分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价:实施红树林生态契合《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修复全过程跟踪评估。红树林监测与评价是中国年)》的现实需要。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学、客观的红本研究以《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结果是科学指导红树林生(2020-2025年)》为指引,从红树林新造林、红树林态修复和管理的重要依据。造林三年、区域红树林生态修复层面,探讨了中国在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方面,已经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了红树林修复面积和规模效果评价4)、红树林保评价方法,以期为科学开展中国红树林生态修复护成效评价6刀、红树引种成效评价、红树林对生成效评价提供思路,为《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对红树林恢复的计划(2020-2025年)》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收稿日期:2021-12-09:修订日期:2022-01-14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主研发计划项目2020LC-2-05)、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科技创新项目(2020-05)资助。作者简介:吴后建(1980-),男,湖南省溆浦人,硕士,正高级工程师,从事湿地、林业和自然保护地相关的科研和规划设计工作。E-ma山:(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5期吴后建等:中国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标准体系探讨6291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1.2.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1.1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合的办法,对每个指标赋予相应分值,并确定为优以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代表性与适用性和层秀、良好、中等、差四等级。每个指标体系的总分次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评价标准体系。值满分为100分。评价标准体系在保证科学、合理和规范的前1.3评价时间提下,同时考虑指标的可获取性和评价的可操作红树林新造林成效评价时间为造林后的第2性:评价指标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够比较年。红树林造林三年成效评价时间为造林后的第全面地体现中国红树林的典型特点,并直接服务4年。因为需要对比红树林修复的前、后状况,所于《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以对区域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的周期较长,年)》:评价标准体系需要系统考虑红树林生态修评价时间为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当年和实施生复的3个层面,以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态修复后的第6年。1.2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方法1.2.1评价指标的选取2评价标准体系依据以上原则,充分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综合2.1评价指标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标准体系中的16个了包括16个指标、适用于3个层面的红树林生态指标的具体定义如下。修复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同层面的成效评价选红树林面积核实率为实际实施的红树林新造择了不同指标。其中,红树林新造林成效评价标林面积与上报的新造林面积的百分比。准包括6个指标,红树林营造林三年成效评价标准红树林面积保存率为营造红树林三年保存合包括8个指标,红树林区域生态修复评价标准包括格的面积(郁闭度≥0.2或覆盖度≥40%的红树林面10个指标(表1)。积,不含补植和补造的红树林面积)占实施面积的表1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ffect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angrove forest评价指标新造林成效营造林三年成效区域生态修复成效数据来源红树林面积核实率红树林面积保存率现场实地核实边界矢量信息,计红树补植面积率算出各指标值有病虫害的红树林面积所占比例红树成活率红树物种多样性利用样方或样线调查数据,计算红树林中底栖动物多样性出各指标值红树林中鸟类多样性外来红树面积所占比例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干扰强度红树生长状况通过现场实地调查,获取各指标红树林椰闭度/覆盖度值红树林区的海水水质红树林的防风消浪能力红树林的保护状况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红树林的管理状况文献资料,确定各指标值注:+表示被选择的指标。(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