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5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山东林业科技2018年第2期总235期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No.2文章编号:1002-2724(2018)02-0127-05红树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和潜力研究进展陈孟晨12,陈义12,姜刘志13,李欠男12,王石12,胡月12,梅立永12(1.深港产学研基地,广东深圳518057:2.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5:3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摘要:红树林作为典型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碳汇能力,在全球碳循环中粉演重要角色。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潜力进行了刺步分析,归纳了红树林固碳功能的研究方法,深讨了物种组成、温度、盐度、土壤沉积物及人类活动对红树林固碳功能和潜力的影响,并为我国红树林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一些建议。关键词:红树林:固碳功能:固碳潜力:保护中图分类号:S727.4文献标识码:AReview on carbon fixation and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mangroves ecosystems(1.PKU-HKUST ShenZhen-HongKong Institution,Shenzhen 518057 China;2.I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Itd.,Shenzhen 518055 China;3.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Peking University,Shenzhen 518055,China)Abstract:Mangroves are typical coastal blue carbon ecosystems,it can efficiently sequester carb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carbon balance.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C fixation and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and summarized theresearch methods of mangroves ecosystems.Then we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species composition,temperature,salinity,soil sedimentsand human disturbance on C fixation and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and summarized of mangroves ecosystems.At last,we put forward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mangroves ecosystems protection.随着土地利用变化和化石燃料使用等人类活化水体等多种功能,还是一些海禽、鱼、虾和贝类的动的干扰,生物圈和土壤圈的有机碳大量释放,大重要栖息地。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自气中C02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对地球系统的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红树林遭受了较大的破影响日益加剧四。全球气候变化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坏,全球35%的红树林已经消失,我国红树林总面生存与发展,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tergov-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啊。受海岸带开发、em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PCC)预测,到水产养殖以及围垦等因素彭响,上世纪我国红树林2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将上升1.1-6.4℃,全球海平面积急剧诚少,但近年来由于相关部门意识到红树面不断上升,这种全球尺度的气侯变化给陆地和海林资源的重要性,实施了一系列红树林生态恢复工洋生态系统带来了深远影响四。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程,红树林的面积得以逐渐恢复增加向。C02的减排增汇是当前国际地学和生态学领域研究红树林作为典型的滨海湿地“蓝碳”,是海陆生的热点和难点。态系统间物质交换的场所,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红树林是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潮间海岸带的木要角色。目前,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和潜本植物群落,它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生力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综合性的论述。本文将态过程,对潮间带滩涂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倒。从红树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和潜力的研究现状、研红树林不但具有防风消浪、保护堤岸、促淤造陆、净究方法、环境因子对红树林固碳功能的影响及红树收稿日期:2017-10-12基金项日:深圳市科技计刻项日0CY)20140904093920884)作者荷介:陈孟晨(1991),男,安微宿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C)1994-202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山东林业科技2018年第2期林保护和增汇措施几个方面,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cmde)红树林的植被碳密度高达104.07-239.51t·固碳功能和潜力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加深对红树林hm2,显著高于其他生态系统,其植被碳密度约为西固碳功能的认识,并为我国红树林森林碳汇的建设双版纳热带雨林的2-3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2红树林固碳功能和潜力研究方法1红树林固碳功能和潜力研究现状根据研究对象的时空尺度和研究手段,可以大1.1固碳功能和潜力体将研究方法分为3类:样地调查法、异速生长方生态系统固碳主要指森林、草地、农田、荒漠、程法和遥感估算法。利用光合反应方程式计算植物湿地和海洋等生态系统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捕获大的碳储量,每生产1g干物质,需要1.62gC02,即固气中CO2的过程。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取决于碳素定纯碳量0.44g。输入速率和碳素输出速率的对比,碳素输入过程主2.1样地调查法要通过植物净光合作用实现,而碳素输出过程主要样地调查法以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收获法精指森林土壤和动物的异养呼吸过程以及凋落物的确测定红树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枯落物和土壤等矿质化过程图。碳库的碳储量,在连续测定的基础上可以分析红树不同学者对固碳潜力的定义不同,Cannell认为林生态系统各部分碳库之间的流通量,进而推算出固碳潜力包括理论固碳潜力和实际固碳潜力,理论红树林的植被固碳能力。由于红树林资源的保护性固碳潜力是由植物自身生长特性、气候和环境条件及所处生境的复杂性,传统的样地调查方法更适合共同决定的:实际固碳潜力是在社会、经济因素和管小尺度或均质区域的研究,难以适应于大尺度的红理条件限制下所能达到的固碳潜力。于贵瑞等4将固树林生态系统研究。碳潜力定义为特定目标年和环境背景下,生态系统2.2异速生长方程法可能达到的最大固碳能力。目前,国际上对于固碳许多数学者采用异速生长理论评估红树林生潜力并没有标准化的定义,但当前研究中的固碳潜物量,通过测量红树植物胸径和树高来构建异速生力,多指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和推荐的管理措施长方程,即伐倒少许树木,确定生物量与胸径和树下,大气中C02封存在生态系统中的最大量。高的回归关系,然后利用回归关系和所有树木的实12红树林植被固碳研究现状测胸径和树高推算生物量,进而推算红树林植被的目前,全球红树林总面积约为15×108hm2,主碳储量和固碳潜力。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间的热带地区四,我国红树林不同红树植物的异速生长方程具有差异性,目总面积约为33×10hm2,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福前研究者建立了多种红树植物的异速生长方程,一建和台湾等省份。由于红树林水热环境优越,植被些研究者还尝试建立具有普适性的异速生长方程生产力较高,并且地下根系周转较为缓慢,较高的来预测群落生物量阿。异速方程法适用于估算具有沉积速率和较低的分解速率使得红树林生态系统明显单一主干红树植物的生物量,如木榄(Bruguiera有着较高的固碳能段晓男等,2006。Twiley等四gymnorrhiza)、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海桑(Son-研究发现,全球红树林植物的碳储量约为4.03Pg,neratia caseolaris)属植物,而对于分枝生长类型的红其中分布在纬度0-10°地区的红树林碳储量约占总树植物生物量估算则存在一定难度。量的70%,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地区红树林面积较大2.3遥感估算法且水热条件优越所致。红树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的遥感技术已被应用于红树林湿地监测、生物高低取决于其分布面积和固碳速率,全球红树林湿量、碳储量和固碳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在红树地每年的固碳量约为0.18Pg,其中红树林植被固碳林生态系统固碳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利用遥量约为016Pga,土壤固碳约为0.02Pga,是全感来反演红树植被碳储量,即建立遥感参数与植被球重要的碳汇之一四。胡杰龙等研究发现,海南东生物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求得植被的碳储量及固碳寨港红树林的固碳总量为29.56x10t,单位面积固能力。目前主要有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两种方法,碳量为187.54thm2,相比其他生态系统具有较高核心是拟合植被指数或雷达散射系数与植被生物的固碳能力。毛子龙等四研究发现秋茄(Kandelia量之间的关系7。Rodriguez等倒利用SRTM数据构(C)1994-202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