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政策技术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政策【政策】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实施方案
admin

文档

5413

关注

0

好评

0
DOCX

【政策】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实施方案

阅读 725 下载 723 大小 32.1K 总页数 11 页 2024-08-12 分享
价格:¥ 5.00
下载文档
/ 11
全屏查看
【政策】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实施方案
还有 11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1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7月29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实施方案》,以园区、公共机构、公共设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为重点,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扩大“光伏+”多元化利用范围。试点应用薄膜光伏,鼓励开展建筑光伏一体化(BPV)建设。做好汕尾红海湾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合作开发建设。高标准推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开展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探索地表浅层地热能、波浪能及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试点。“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到203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240万千瓦。试点建设光伏发电、化学储能、直流配电、电动车充换电有机融合的“光储直柔”项目。到2025年,试点建设“光储直柔”项目10个以上,到2030年,建成光伏建筑一体化和“光储直柔”项目合计100个以上。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现将《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发展改革委反映。深圳市人民政府2024年7月11日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实施方案为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有关部署,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超大城市碳达峰路径,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的工作要求,立足深圳城市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发挥深圳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优势,为国家节能减排低碳脱碳服务,推动试点示范引领,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绿色发展,制定本方案。一、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一批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试点落地实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在全国率先示范碳排放双控制度,为国家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提供深圳经验。工业、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绿色低碳创新能力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能级明显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保持国内超大城市领先水平。到2030年,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全面建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建立并实施科学合理、高效运作、控排成效显著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重点领域低碳试点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形成低碳发展模式,绿色低碳技术广泛应用,绿色低碳产业和相关产品、服务有力支撑全球、全国节能降碳,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30年前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二)实施路径。积极推进城市碳达峰试点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推动各行业科学降碳、精准降碳、安全降碳,大力培育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引进使用有助于减碳零碳脱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统筹考虑各主要碳排放源,抓住能源体系、节能降碳、固碳负碳三个关键,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智慧管理云平台,发展双碳相关产业,在建设碳达峰试点城市的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能源体系。持续优化电源结构,着力提升发电效率,加快绿电送入工程建设,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节能降碳。积极开展绿色制造、绿色交通、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创建,引领工业、交通运输、城市建设三大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固碳负碳。前瞻布局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等领域先进技术,推动前沿碳中和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一个平台。秉持智慧降碳的理念,打造碳达峰碳中和智慧管理云平台,实现碳排放监测、碳总量核算、能耗管控、产业信息的一体集成。一批产业。高度关注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机会,打造世界一流产业生态,招引全球一流双碳企业,加快形成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为全国、全球节能减排低碳脱碳服务。二、主要任务围绕能源、节能循环、绿色经济、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科创、碳汇、全民参与等重点领域开展降碳试点行动,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和落实举措,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的示范工程,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创新机制鼓励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能源结构优化升级行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