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其他报告文献2024亚洲气候创新100报告-Impact Hub Shanghai&Makeable
双碳资料库

文档

2594

关注

0

好评

0
PDF

2024亚洲气候创新100报告-Impact Hub Shanghai&Makeable

阅读 925 下载 603 大小 4.44M 总页数 34 页 2024-07-31 分享
价格:¥ 9.90
下载文档
/ 34
全屏查看
2024亚洲气候创新100报告-Impact Hub Shanghai&Makeable
还有 34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34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2024亚洲气候创新ASIA CLIMATE PIONEERS序言气候危机是人类当下必须正视的严峻挑战,对亚洲地区而言基于案头研究和项目经验的基础,《2024亚洲气候创新这一影响尤其显著。亚洲地区的温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温升速100》将亚洲气候创新方向分为9大重要领域:能源转型、度的两倍,引发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事件。世界气工业降碳、低碳建筑、交通运输脱碳、农食系统改革、自然象组织发布的《2022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2年,保护、碳去除、极端气候适应和气候金融。本次收录的100亚洲发生了81起与天气、气候和水相关的灾害,5000多个企业案例涵盖了我们识别出的9大领域创新热点与趋势,人因此丧生、5000多万人直接受灾,经济损失超过了360可以为关注亚洲气候问题的产业方、投资人和创业企业等提亿美元,而亚洲地区融冰和冰川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预示若供有效参考。未来会有更大的社会经济破坏。为了避免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我们需要立刻采取具有远景目标的气候行动。我们广泛搜索研究了在这9大领域内开展工作的亚洲企业,最终将入选范围限定于处于早期阶段的创新企业(近5年内不可忽略的是,在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同时,作为对全球经获得B轮及以下融资),这是基于Impact Hub支持早期创济增速最大贡献者之一,亚洲的能源消耗也在快速增长,碳业企业跨越“死亡谷”的工作定位一我们认为,气候技术排放量已经超过全球总碳排放的50%。因此,亚洲需要加快早期创新所需的资金投入往往比较大,技术风险高、不确定转型,更快速、更广泛地开发和采用气候创新解决方案,以性强,因此需要政府、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和创业支持平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台等相关方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投入。根据企业公开披露信息和投资专家的审核意见,我们就创新性、影响力、商业性和我们坚信,亚洲本土的创新力量能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团队情况四个维度进行筛选和比较,最终确认了100家入选过去十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企业。我们以为,这100家被收录的企业在其所在领域实现计下降超过了60%和80%,其中中国能源创新技术功不可了技术、商业模式或应用场景上的重要创新,在商业潜力和没。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则显示,在2023年全球气候科技可行性上皆得到认证(入选企业全部获得融资,大部分与行企业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融资金额上,中国、印度、韩国、业内大企业达成商业合作关系),且在不同程度上获得过其日本等亚洲国家名列前茅,其中中国企业获得的金额逾110它权威相关方的认可与背书(如入选国内外知名榜单或获得亿美金,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显出了蓬勃发展的生命力。高质量国际奖项等),这些都是它们值得被进一步认可和推然而,我们也发现,气候创新所获得的支持仍远不足以支撑所荐的原因。亟需的气候转型。多方数据显示,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亚洲气候创新100》选泰国、印度等亚洲多个国家面临巨大的气候融资缺口,尤其是出的100个案例中,我们将中国企业与亚洲其它国家的中小企业。在亚洲范围内,旨在解决气候变化的创新解决方案企业的比例划定为70%和30%,这一比例并不代表气也没有得到足够的系统性关注。候创新技术所在国家的真实分布,而是很大程度上基于这正是我们决定推出《2024亚洲气候创新100》的原因。Impact Hub Shanghai本身的工作范围重心。与此同时,作为全球关注可持续发展创新创业最大的商业平台之一,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能帮助更多国际相关方了解中国企业,以实现未来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的目标。业化和规模化,推动系统性的变革。2017年落地上海后,《亚洲气候创新100》挂一漏万,无法展现所有为气候转型我们始终将全球可持续创新生态与本地生态紧密地连接在一做出贡献的亚洲创新企业,欢迎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我起,7年来一直致力于催化国内气候创新生态,赋能气候创们期待以此抛砖引玉,呈现亚洲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创新技新技术发展,推动重点排放行业和区域转型。我们希望借术、创新模式、创新行动,更期待这些创新企业的行动可以《2024亚洲气候创新100》的启动及在中国、亚洲乃至全激励和推动更多相关方加入到解决气候问题的行动与合作球的推广曝光,让100个亚洲领先的气候创新企业得到更多中,共同迎接这个时代的巨大挑战。被看到和支持的机会,也向世界展示亚洲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创新力和领导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