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政策技术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政策【政策】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绿碳资料库

文档

2712

关注

0

好评

0
DOCX

【政策】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阅读 811 下载 756 大小 21.28K 总页数 6 页 2024-07-31 分享
价格:¥ 2.99
下载文档
/ 6
全屏查看
【政策】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还有 6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6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7月1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7年,全市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点达到3000个以上,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达到25个以上。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废旧动力电池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能力达到800万吨以上。全文如下: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6月24日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提升资源保障能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7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市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到2027年,全市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点达到3000个以上,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达到25个以上。(市商务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需各区人民政府负责,不再列出)打造1至3个特色鲜明的二手商品交易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再生资源回收示范企业和资源循环利用骨干企业。(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投资促进局、市供销合作总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废旧动力电池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能力达到800万吨以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125亿元。(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各类废弃物资源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再生材料在原材料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质量显著提高。(市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重点任务(一)实施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行动1.加强工业废弃物精细管理。压实废弃物产生单位主体责任,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严格落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指南(试行)》要求,建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如实记录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实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可追溯、可查询。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分类贮存,防范混堆混排,为资源循环利用预留条件。对化工等领域历史遗留固体废弃物堆存场进行深入排查,实施分级分类整改,推动资源循环利用。鼓励废弃物产生单位与利用单位就近开展点对点定向合作。(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完善农业废弃物收集体系。严格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建立健全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利用体系。加强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推动老旧农机具报废更新,推进农膜、农药与化肥包装、渔网等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到2027年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7%以上。积极发挥供销合作系统回收网络作用,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供销合作总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推进社会源废弃物分类回收利用。优化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规划布局,有序推进再生资源交投点和分拣中心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措施,促进再生资源规范化回收和加工利用。持续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回收利用、公共机构废旧物资分类回收等工作。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提升废旧物资回收环节预处理能力。深入实施家电、电子产品等领域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大力推广“互联网+回收”模式,支持家电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依托配送、装机、维修等服务环节建立废旧家电产品逆向物流渠道。鼓励发展社区移动回收、定时定点回收、代收代储和“以车代库”等便民回收服务模式。(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城市管理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实施废旧产品设备再利用行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