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培训印,染,后整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工厂系统设计分析_邹宗骥
绿碳资料库

文档

2712

关注

0

好评

0
PDF

印,染,后整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工厂系统设计分析_邹宗骥

阅读 508 下载 779 大小 1.41M 总页数 9 页 2023-11-13 分享
价格:¥ 1.99
下载文档
/ 9
全屏查看
印,染,后整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工厂系统设计分析_邹宗骥
还有 9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9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系统设计分析203060双邹宗骥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无锡分院内容提要:纺织行业,为适应低碳排放时代的到米,在工艺、技术、装备等方面,采取革新措施,提出了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样等标准。本文提出,为达到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应该从印染工厂整体规划到工艺布局、厂房结构,组合成熟的节能、诚排技术,制定方案、进行系统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前言●●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计划,中国印染行业协会解读为:“节能减排与产业升级”,是印染行业的重要203060使命。提出了加强技术改造措施:淘汰落后的、能耗高的加工设备、采取短流程加工工艺、加强采用在线检测、加强节能控制措施、革新化学助剂、减少污染源、采用节能回用技术实现清洁生产,使印染行业焕发青春。要落实上述措施,实现新的目标,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我们认为,必须改变印染行,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先造厂房,再布置工艺设备,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应该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品种为龙头从全面的生产要素着手,进行系统的工厂设计,这样对印染行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二、印染工业的发展建国初期,我国印染工厂不仅数量少、规模小,而且大都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等沿海地区的少数几个城市,内地广大地区几乎没有印染行业,根本谈不上什么印染工厂的建设。随着纺织行业高速度的发展,印染工业的基本建设也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1957年我国首次自行设计,建设了年产一亿二203060双千万米规模的西北和石家庄两个大型印染厂,尔后在北京、郑州、邯郸、成都、三门蛱等全国许多省市的棉纺织基地,又陆续兴建了一大批印染工厂,从而逐渐改变了原来不合理的印染工业布局。至70年代中已拥有各种规模的印染工厂180多个,其中生产规模在六干万米以上的大中型印染厂有50多个。印染工厂基本建设起若合理调整印染生产力布局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作用。80年代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国家把纺织工业作为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纺织产业首先进入市场经济,引进外资、合资、合作生产。国企改制,私营投资,印染工厂在数量上、规模上、技术进步上全方位得到了不可思议的高速发展。进入WTO,2000年的后配额时代,印染丁厂在围绕提高工厂管理水平,节支将本下功夫,得到了更理智的发展。印染行业协会统计,至2008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有2081家,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和福建东部沿海五省。五省印染布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建国初期,我国印染产品品种单调,质量低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化纤和各种天然纤维原料203060的迅速发展,印染产品的结构和产品水平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本单一的纯棉织物发展到各种纤维纯纺和混纺织物,质量也从低中档为主向高中档发展。织物规格从狭幅扩大到阔幅,销路从内销扩大到外销,生产了许多过去我们从未生产过的品种。五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生产化纤织物,从粘胶人造棉织物开始,发展到维棉织物。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涤棉织物生产,现在这种织物己成为印染布中的个主要品种。七十年代中期进一步发展了中长纤维仿毛织物和涤纶低弹织物。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世界信息的大量引入,进出口量的聚增,原料纤维多样化,更多的新产品相继问世。例如:差别化纤维高仿真产品、弹力产品、天然纤维不变形产品与阻燃、防辐射、防茵等功能性产品。其印染及后整理产品不仅在衣着领域,拓展到床上用品、装饰用品、产业用布领域。并且在针织行业、毛纺行业,对染整加工也得到了空前发展。正在行成打破行业,专业界限,棉,麻,丝,毛,化学差别203060713库(C)1994-202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化纤维,交织,混纺材料的印,染,后整工艺,装备技术全面交融发展的格局印染工厂的基本建设设计不论新万建设还是老厂改造,为实现以上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印染加工技术装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在新厂设计中,广泛推广采用新技术、203060新工艺、新设备。如采用平幅连续练漂,改变了整个练漂技术的面貌。染色工艺中广泛推广、分散,活性还原的连续扎染,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印花技术从传统的铜辊印花逐渐发展到采用平网和圆网印花:雕刻技术也从传统的小雕刻发展到采用电子、激光雕刻全自动制版系统:在整理工艺方面,取消了一般的上浆工艺代之以树脂整理机械放缩涂层等各种化学整理和织物表面涂层整理。建国初期,我国先后自行设计制造54型、65型、71型和74型成套印染设备。到2000年代上述型号已淘汰,印染设备在连续化、高速高效和自动程度上不断提高,电气拖动方式由原来的交流整流子电机、电磁滑差调速直流电机多单元同步拖动发展到由计算机控制的交流变频拖动,并带有在线控测和自○控压力、温度、轧余率等工艺参数等装置,提高印染机器性能,机器工作门幅从1600m一3600m。此外,○还引进和自行设计,制造了各种松式、阔宽、高温高压、低浴比节能型印整设备、。经过六十年的建设,我国印染业已是一个具有完整体系,原料和机械设备、基本自给,有较雄厚基6础的工业部门。当前纺织产业在数量和质量已得到国际上公认。美国商务部官员称:“任何纺织产品到中国采购都不缺,并价廉物美。”供需关系正处于有数量型转向质量、品种型。今后印染生产和建设的任务、重点。首先是节能减排,综合利用资源,实现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型工厂。其次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提高印染后整理的加工深度。印染产品除衣着用途外,室内装饰和工业用纺织品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所以,今后印染工厂要以最新技术进行建设,注重节约资源,实现生态循环经济型是今后印染工业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印染工厂设计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适应形势的要求。三、印染工厂的生产的特点:1、纺织行业如以产业链分:印染行业是纺织工业中游产业,上游为纺织,下游为服装。家纺装饰O等。中游产业强大,可以促进上游产业的发展和保障下游产业原料。并带动全行业发展。2、印染工厂有不同的规模和类型:按照基本建设规模划分的标准,印染工厂分为大、中、小型3种。年产量在五千万米以下属小型工厂,年产五千万米以上,一亿米以下的属中型厂,年产量在一亿米以上的属大型厂。印染工厂的类型也有多种,可分为生产漂布和色布的漂染工厂,有生产漂布、色布和花布的印染工厂。原料及坯布形式有针织品和机织品。按其产品结构又有加工天然纤维类织物、化学纤维类织物,还有专门或兼有纱线染色,加工色织物后整理和绒类织物的工厂。此外,有印染工厂与纺织工厂联合建设的棉纺织印染联合工厂,有专门化纤类的联合工厂。这种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印染工厂在设计中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工艺设备和生产管理体制。3、印染生产目前只要采用以水为介质的湿整理工艺。一般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装四个主要车间。从绒布加工到印染成品,一般要经过检验、缝头、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和热定型等前○U一处理,而后进行染色或印花,最后控幅、轧光、机械予缩、剪量、装璜后整理加工过程。印染生产的特点是工序多、流程长、前后工序衔接紧密、三班制连续生产。能源消耗较大,4、印染生产的另一特点是多品种生产和季节性变化,因为印染生产采用湿整理工艺,生产中耗用060大量的水和蒸汽,所以生产车间散热量大,夏天需要通风降温,冬天需要防滴排雾,建厂地点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和具有污水治理、排放条件。公以上所述印染工厂生产的特点,也就是在选择厂址和进行设计中必须结合印染生产的具体要求,结合节能减排新的技术措施,着重加以研究和解决。四、印染工厂设计的任务和要求印染工厂设计是一门涉及科学,技术,经济和方针、政策方面的综合性的应用技术科学。设计文件是安挂建设项目和组织施工的主要依据,在建设项目确定以前,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在建设项目确定以后,为工程建设提供图纸。做好设计工作,不仅可以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节约建设资金,3060)(C)1994-202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