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政策技术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政策【政策】醴陵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绿碳知识人

文档

2355

关注

0

好评

0
DOCX

【政策】醴陵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阅读 527 下载 433 大小 33.79K 总页数 13 页 2024-07-08 分享
价格:¥ 1.00
下载文档
/ 13
全屏查看
【政策】醴陵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还有 13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3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醴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醴陵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立足醴陵市情,在确保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下,重点从能源、工业、交通、建筑、节能、全民行动等多个领域提出减碳措施,协同发力,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醴陵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扎实推进醴陵市碳达峰工作,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按照《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湘发〔2022)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22)19号)和《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株洲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株政发〔2023)9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坚持“总体部署、联动发力,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项目支撑、制度保障,科学稳妥、安全降碳”的原则,以产业低碳发展和能源绿色转型为重点,扎实推进碳达峰行动,明确达峰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低碳幸福醴陵。(二)基本原则一总体部署、联动发力。以全国碳达峰行动顶层设计为指引,统筹推进全市碳达峰工作,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加强部门之间协调联动。依托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动低碳产业布局、基础设施配套、能源结构转型、技术创新共享联动发展。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深入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低碳技术研发,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水平,发挥好与污染治理的协同效应,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一项目支撑、制度保障。大力推动减碳降碳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低碳、零碳试点示范建设,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典型低碳示范项目。夯实现有低碳制度,注重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为如期实现碳达峰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一科学稳妥、安全降碳。以保障能源安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障群众生活和经济平稳运行为基本前提,以各行业、各领域实际发展和用能情况为重点,结合本地资源禀赋,稳妥有序、循序渐进推进碳达峰行动,杜绝“一刀切口号式”降碳。二、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市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工业企业用能效率持续提高,成品油保持平稳增长,风、光等可再生电源装机规模大幅提高,绿色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节能环保理念进一步普及。到2025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新能源装机容量规模达到20.16万千瓦,全市森林覆盖率56%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7平方米以上。“十五五”期间,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果,低碳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壮大,重点用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创新突破,绿色节能生活成为大众选择,绿色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健全。到2030年,全市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并进一步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三、重点任务立足醴陵市情,在确保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下,重点从能源、工业、交通、建筑、节能、全民行动等多个领域提出减碳措施,协同发力,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一)能源结构低碳转型1.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利用太阳能,以提供绿色电力为重点,扩大太阳能利用规模。积极探索“光伏+”应用模式,利用工业园区、公共建筑、居民住宅等屋顶,着力打造分布式光伏电站。加快开发建设一批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项目。开发利用明月镇、官庄镇风能,开发利用太阳能、垃圾发电、污水处理和余热循环等再生能源项目。建成泗汾镇、船湾镇的光伏发电项目。加快农村新能源设施建设,促进沼气池、天然气管道、高效生物质炉灶的全面覆盖。提高垃圾处置能力,推进醴陵市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市发改局牵头,株洲市生态环境局醴陵分局、市城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