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知识分享合同能源管理【规范】玻璃纤维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
双碳资料库

文档

2588

关注

0

好评

0
PDF

【规范】玻璃纤维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

阅读 704 下载 946 大小 327.57K 总页数 17 页 2024-01-12 分享
价格:¥ 4.99
下载文档
/ 17
全屏查看
【规范】玻璃纤维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
还有 17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7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附件3玻璃纤维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建材行业发展目标,科学做好玻璃纤维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推动玻璃纤维行业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根据《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结合《玻璃纤维行业规范条件》《玻璃纤维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制定本技术指南。一、总体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处理发展和减排、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突出标准引领作用,深挖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潜力,按照“因业施策”、“因企施策”、“一线一策”的原则,加快推进玻璃纤维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提升步伐,带动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二、遵循原则对拟建、在建项目,应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应全面优于先进水平。对能效落后于行业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明确改造升级和淘汰时限(一般不超过3年),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在规定时限内将能效改造升级到优于基准水平,力争优于能效标杆水平。三、现状分析玻璃纤维主要有池窑拉丝法和坩埚拉丝法两种生产工艺。坩埚拉丝法需两次成型,生产过程能耗较大,碳排放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国家发改委2019年11月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32提出鼓励大型池窑拉丝技术,限制代铂坩埚拉丝生产线等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将推动行业生产模式整体将向大型池窑拉丝生产线发展。目前全国玻璃纤维生产企业达数百家,其中拥有池窑玻璃纤维生产能力的企业只有不到50家。2022年,全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超过700万吨,主要为池窑玻璃纤维纱产量。由于坩埚拉丝产量占比较小,在5%左右,又属于限制类项目,故本指南未对代铂坩埚拉丝企业提出改造升级要求。池窑拉丝法是将生产玻璃纤维的原料配制成玻璃配合料,直接投入到池窑中进行熔制,熔化好的玻璃液经窑的通路进入漏板,通过高速拉丝机,将玻璃液由漏板底板的漏嘴引出成纤。与坩埚法相比,池窑法具有工艺工序简单、节能降耗、成形稳定、高效高产等方面的优势。玻璃纤维生产碳排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过程排放、生产过程(主要来自于原料石灰石、白云石等原料分解)排放以及购入电力、能源介质对应生产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最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于2023年7月进行意见征求,涉及玻纤行业的内容有:鼓励类:8万吨/年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粗纱(单丝直径>9微米)池窑拉丝技术,5万吨/年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细纱(单丝直径≤9微米)池窑拉丝技术,超细(单丝直径≤5微米)、高强、高模、耐碱、低介电、低膨胀、高硅氧、可降解、异形截面等高性能及特种玻璃纤维开发与生产,玻璃纤维毡、布等制品生产;玄武岩纤维池窑拉丝技术。限制类:中碱玻璃纤维池窑法拉丝生产线,单窑规模小于8万吨/年(不含)的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生产线,中碱、无碱、耐碱玻璃球窑生产线,中碱、无碱玻璃纤维代铂坩埚拉丝生产线。淘汰类:玻璃纤维陶土坩埚、陶瓷坩埚及其它非铂金坩埚拉丝生产工33
返回顶部